又过了三天,王海青主动来找伊万诺夫诺维奇了。
“伊万,还得麻烦你们一下。投资人有新的要求了。”王海青自己说着都觉得不好意思了。几天前自己以为这些专家的提议会被打回来,严重点儿说甚至会被视为“不懂国情,瞎写。”
可是现在,不懂投资人想法的却成了自己。投资人没有对巨大的投资额吓到,而是要求分三期逐步实施。
“投资人看来是真的有钱啊,二十亿人民币的投资都能接受?”伊万诺夫诺维奇也很奇怪。原来我们提高了投资规划是为了展示打苏联的豪横啊,怎么你都不像买衣服的那样砍价的?
“估计三期工程已经好几年了吧?可是我也没想明白,他们为什么这么支持炼钢?”王海青终于放下了身段,或许这些专家更符合投资人的想法呢?
“我也是这次考察后才发现的,后来我们初步了解了一下环湖区域,还真是很奇怪,这么大地区都没有一个大的炼钢厂。现在华国的工业化还没有真正加速吧,后面应该有很大的机会。”伊万诺夫诺维奇根据自己的经验猜测着。
“你们国家···原来的国家产钢很多吗?”
“至少是你们国家的两倍多吧?而且苏联的人口只有你们一半的一半,你们需要的钢材可是海量了。”虽然已经入籍华国,伊万诺夫诺维奇还是习惯上把华国称为“你们国家”。
“原来是这样啊,”王海青差不多有点儿接近了,“三个地市都没有大型钢铁厂,这样的确很吃亏。怪不得任城和兰陵是齐鲁的第三世界,怪不得彭城是苏江省的弃儿,钢铁产业布局就能看出来。”
伊万诺夫诺维奇跟不上王海青的节奏了。王海青也不多解释,这次他亲自参与了方案的修改。
第一期,解决从炼铁到炼钢的技术飞跃。这一块其实对技术的要求不高,主要是需要新建高炉,并为特种钢预留一些加工能力;
第二期,解决从炼钢到特种钢的技术飞跃。这一块对于设备的要求成为次要,主要是对于技术的要求成为优先项。还有就是对于机械设备的要求,由于三地市都没有较强的车床、压制设备,这个方面也需要降一点要求,有的还要和其他区域尤其是东北联动;
第三期,就是产能扩建,也是资本密集型的集中体现。百万吨钢在21世纪没什么,在1992年还是听吓人的。
彭城,市委。
“这么说,他们不只是把我们借的5亿元全部投进去,还有再砸五个亿进来?”张书记简直是感到匪夷所思。
私营企业家不是应该跑到自己这里喊冤、叫屈,最后以优惠政策、加大贷款和财政支持收场么?
“是的,书记。我看他们是认真的,不过这10亿也不是马上就要全部投下去,估计到了第三期的话,10个亿也打不住。”冶金局在彭城是个闲差事,彭城在冶金领域的辉煌历史都在几十年前了。现在好不容易有个大项目,可把他兴奋坏了。
“真要这么投资的话,国营企业可就变成了私企。这样···这样对于融资也不利。”张书记精挑细选着措辞,唯恐透露出对于私企的不信任。
“咱们市一年的固定资产投资也就十几二十亿,没办法跟投。”这时候以固定资产投资拉动地方gdp增长的思路还没有成系统,地方也没那么多钱去投资。
“彭城铁厂算不上关系国计民生的企业,技术力量也比较弱,估计省里能放。而且这是外商直接投资,又带来了急需的技术。”冶金局不愿意放弃。
要是老杨会怎么办呢?张书记按下了暂停键,脑筋却活泛了起来。
“兰陵那边有一个投资基金,是用来入股有发展前景的企业,我们也成立一个这也的投资基金,把农转非的资金投投进来一部分,力争让国资占比不要低于51。”
张书记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