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7章 常夫子的发现(1/2)
对于郑夫子的想法,厉夏没有说什么,他也没有什么好建议的。
文字在传播的过程中,其实就是不断简化的过程,那些难写的字,正在逐渐退出日常生活。
而且作为过来人,从小就学习简化的厉夏,自然明白简化字的好处。
不仅仅容易书写那么简单,还容易学习,容易记,以及容易传播,更能推广文化的传播,同时还有利于扫清文盲,更有利于知识的推广。
使得知识平民化,通俗化,使得知识这个门槛降低。
好处可以说数不胜数,运作得当的话,这说不定就是一条成圣之路。
怪不得郑夫子如此的重视,这也是他在写万字书和千字文得到的机缘,由不得郑夫子不激动。
他这次回去,主要是为了运作这件事。
不过郑夫子也确实挺坦荡的,这么重大的事情,他没有敷衍厉夏,而是而是光明正大的说出来。
一来简化字这事不是小事,就算是被别人听到了,也不是那么容易剽窃的,还要承受巨大的外部压力。
另一方面,可能郑夫子知道这件事重大,还没有联想到成圣的地步。
但是作为过来人,厉夏觉得自己并没有夸张,感觉这件的意义,比郑夫子想象的还要重大。
最后一点过来跟厉夏说,可能也是为了维持这份情意。
虽然音韵谱,千字文和万字书三样东西,对于郑夫子本人来说也是意义重大,但是不得承认,他是帮了炎国的。
他获得了名声是他应得的,但是炎国也不能自以为是,认为新儒的帮助理所应当。
郑夫子如果提要求的话,厉夏肯定会想办法帮忙办到的,然而郑夫子并没有提要求,估计就是想要保留这份人情。
毕竟简化字意义虽然重大,真的实现了的话,最重要的还是在推广上面。
如果没有国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即使简化成功了,也不会获得什么名声,那就是白费了一番功夫。
而保留了和炎国的情分,也是为简化字寻找到了一个平台,毕竟只有炎国真正的实现了儒的理想,那就是有教无类。
在炎国少年学宫推广,绝对是最好的选择了。
可能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才会向厉夏坦言的。
虽然对于郑夫子的离开,厉夏感觉到万分可惜。但是他并没有挽留,毕竟这件事可是关乎人家的前途。
如果真的做成了,不仅对新儒有利,对于整个人族都是有好处的。
所以厉夏能够给的只有祝福。
“希望郑夫子能够尽快得偿所愿,孤和炎国等着郑夫子的好消息。”
厉夏这么说,也是相当于给了承诺。
那就是希望郑夫子的简化字能够成功,如果可以成功的话,炎国愿意帮忙推广。
至于他能够什么时候成功,那就不太好说了。毕竟这种事情,是真的很难保证那么多的。
和郑夫子谈完之后,厉夏看向另外几位。
在等待了一小会之后,常夫子走了出来,向着厉夏躬身行礼。
这位厉夏不太熟悉,只能说接触的不多,但他也是认识的,毕竟是他当初亲自从鲁国招来的人。
也是现在稷下学宫的百家之一,只是存在感很低罢了。
雕刻家的名宿常夫子。
“常夫子不必大礼,这里没有什么外人,随意一点就行了。”
厉夏虽然这么说,但是常夫子依旧表现得十分紧张。
“常夫子有什么事情尽管说,能帮忙的,孤一定会全力帮忙的。”
虽然常夫子来了这么久,没有什么成就。但是厉夏对这些夫子还是十分尊重的。
如今炎国王宫的雕刻图案,以及炎国的雕像等等,都是出自常夫子的手,虽然很少跟厉夏接触,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