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5章 希望国家一直好运长虹(1/2)
肖国栋带来的人要妥善安置。
那七个电子电路方面的专家,以后主攻方向在以硅晶元为材料制造晶体管这种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方向,只要攻克了这方向的一系列的问题,那祖国在集成电路方面的技术,将会实现质量的飞跃,超越国外不是问题。
毕竟,现在国际上的晶体管还是以锗晶圆为材料呢,锗金属可不便宜,而硅晶元,说白了就是沙子,纯粹点的就是石英石,遍地都是。
晶体管的制造工艺,提纯单晶硅,刻印晶体管,光刻技术需要的光源,光刻材料,离子注入机,覆膜,划片,封装,等等一系列的技术,都需要重新研发。
现在不需要后世三纳米的精度,只需要达到几十微米,甚至十几微米的精度,都算大搞成功。
这些技术资料,一面需要林瑞提供,另一方面,也需要那些人根据当前国内的科技环境,自行研究。
经过肖国栋的介绍,林瑞才知道,其实国内已经研发出了锗晶体管,因为长期受到国外技术封锁,设备禁运,才导致国内在这方面的技术研发比较艰难,而想要实现大规模量产更是难上加难。
国内一直在电子管方向奔,一方面是沿袭老毛子的研发路线,在一个就是电子管技术方面已经相对成熟,能给满足国内的需求,比如电话,电报,信号发射,收音机方面,有了电子管,都可以生产出来。
既能满足民生需求,还能应用在军事上。
林瑞的小院子里,茶叶是林瑞亲自制的红茶,茶香弥漫,略带甜糯,口感极佳。
“老首长,这样说,我就不用特意往基地跑一趟了啊,这样挺好的。到你们基地去,这需要保密,那里不能入目的,限制太多,不自由,说真的,能不去那是最好了。”
“您老放心,这几位专家,我们一定会照顾好的,至于资料方面,绝对量大管饱,让他们学个够。不过,您老应该知道,这只是我根据国外的一些技术资料,自己进行推演出来的,可没有经过实质验证的,就如我给你写的那个半导体发展推演,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研发技术路线纲要等资料一样。都是我臆想出来的。”
“到时候真搞不成,您老可别怪我啊,还有那个硅晶元生长技术,离子注入机,紫外光刻印技术,等一些关键技术,这些可都是我根据现有资料想出来的,一样都没有实验过。成败与否,都是不可控的。”
“造成了,那说明我拥有一颗天才般的脑袋,如果搞不出来,或者技术路线压根就是错误的,说明我异想天开。”
肖国栋知道林瑞这小子就真长了一颗天才脑袋,就如当年抗战时期的那位神秘的科学家李强一样,所有的技术在那位神秘科学家眼里看来,都能解决。
凭借的是什么,就是强大的脑算能力,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拥有一颗超强无敌的大脑。
林瑞,同样拥有,现在,只要搞到国外的先进技术,肖国栋都会抄送一份,特意送来给炼钢厂收藏。
肖国栋喝了一口茶水,味道真好,当即拍了拍林瑞的肩膀说道:“行了,成不成看天意总行了吧,不过,我总觉得吧,前百年祖国受到的苦难也太多了,现在,老天爷也应该眷顾一下咱们国家了,咱们的运气,应该很好的。”
这让林瑞不禁想起前世的一部纪录片,拍摄的正是当年国家百年耻辱的历史记录,当即,忍不住感慨到:“是的啊,百年的国土沦丧,才换来祖国的大发展,这个代价,真的太大了,没有人再想经历一次国破山河岁,百年暗无天日的国土沉沦的日子。”
二人正在感慨之际,林四勇带着小老头胡云亭走了过来。
“四勇,你怎么来了?”三千吨液压重压机正在关键时期,几乎要连夜赶工的装配,加工各种零部件,林四勇作为设备装配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如没要事,以他以往工作时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