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茶楼相声

 热门推荐:
    熊大维和魏良富在家里排练了好几天,准备好了五个相声。

    同时把这几个本子,拿去版权中心注册。

    提交台本和身份证件,交了一笔费用,三天后就收到了版权中心的回执。

    在版权中心注册后,就不担心别人肆无忌惮的盗用了。

    魏良富对几部作品充满了自信,两个人准备充分之后,他带着熊大维开始找工作机会。

    他出身曲艺世家,对曲艺、相声的工作熟得很,用他的话说,打小就在茶楼、小剧场里厮混。

    魏良富首选的目标,就是遍布城镇的茶楼。

    此茶楼可不是卖茶叶茶水的地方。

    而是有悠久历史的娱乐机构。

    最早可以追溯到一千年前,茶楼文化随着都城市民阶层的繁荣而兴起。

    大多数茶楼的结构的都差不多,二层或三层的结构,有天井,回字型的门廊。

    靠里的一端是戏台,另外三面是座位,楼上楼下都能看到。

    茶楼茶和酒,各色餐点点心,楼下的戏台上,表演戏曲、曲艺、相声、杂耍、戏法、驯兽,等等。

    现代又添加了音乐和歌舞,现代魔术,滑稽剧等等。

    节目种类多,不拘泥于形式,什么受观众欢迎就演什么。

    沏一壶茶,抓两把瓜子,点两碟点心,听着台上人卖力的表演,悠闲的坐上两三个小时。

    只是近现代以来,受到广播、电视和电影的冲击,越来越难以吸引年轻人,顾客都是上了年纪的。

    魏良富选的是本地的小茶楼和小剧场,它们大都位于l区,有几年或者十几年的历史。

    熊大维和魏良富花了好几天的亲自调研,开车几乎跑遍了全城的茶楼、小剧场。

    魏良富还做了分表格,记录下茶楼、小剧场的名字、位置和观众规模,经营状况等等,

    圈出了几个首选目标和备选目标。

    准备妥当之后,两人开始了自己的找工作之旅。

    首选就是离家近的,上下班快,省油费,有空还能回家自己做饭自己吃——这点很重要,在外面饭店吃饭很贵的。

    尤其是对他们两个穷鬼来说。

    醉合楼,距离熊大维住的地方只有二十公里,位于一片老旧、有年头的居民区之中。

    这栋楼也有年头了,两人登门的时候,正是上午顾客最少的时候。

    茶楼里稀稀落落的坐了几桌老人,桌上还放着鸟笼,桌腿上拴着小狗。

    最里面的舞台上,一个消瘦的中年人弹着三弦,用方言唱着熊大维听不懂的曲子。

    魏良富领着熊大维,径直找到了醉合楼的老板。

    老板也是个老人,一头银白色的头发,套着件无袖的褂子,躺在摇椅上,扇着蒲扇。服务员领进门之后,他起身看了熊大维和魏良富一眼,道“你们俩,说相声的?”

    魏良富递过自己写的台本,道“我们自己写了个段子,想在您这说说看。”

    老板没接台本,而且先问了一句“你们是穿长衫的,还是穿衬衫的?”

    熊大维愣了一下,没明白他是什么意思。

    魏良富的脸色却变了变,老实的道“我们算是新派的。”

    老板摆摆手,又躺会摇椅上,道“那不行,我们这的顾客,都是六七十的老人家,只听传统的,听不来你们的新相声,走吧。

    老祖宗的传统,眼看着就没人说咯。”

    魏良富和熊大维互相看了看,无奈的摇摇头,道“走吧。”

    两人转身准备出门的时候,闭着眼听戏的老人忽然说了一声“过了巧儿桥,沿路一直走,有家春和堂,你们去那看看吧。”

    熊大维带着一头雾水上了车,发动车沿着大路开出,不解的问道“怎么还有穿长衫的和穿衬衫的?”

    “这个说来话长,”魏良富反倒笑了笑,道“相声界的百年恩怨,要跟你详细解释起来,大半天都不够,

    你就简单的理解为传统相声和新派相声就行了。”

    熊大维了然的点点头,穿长衫的就是传统相声、穿衬衫的就是新派相声,好奇的问道“怎么?听你的意思,两派的矛盾很大?”

    “水火不容,恨不得捅死对方那种。”魏良富轻叹一声,道“不是干这一行的不知道,相声这个行当,其实特别乱。传统相声分张派、李派、刘派,师父带徒弟,各自祖师的段子,只能徒子徒孙们说,

    各有各的剧场地盘,其他人不能越界。

    新派相声,分京派、海派、潮派,没那么多规矩,经常越界抢传统相声的地盘。

    传统相声赚的钱少了,自然不愿意,越闹越大,有些剧场茶楼里面,就是有你没我。”

    熊大维一笑“一切问题说到底,都是钱的问题。”

    “还真是,尤其是电视多了之后,新派和老派的矛盾就跟深了,上电视出名方便啊,出了名就更赚钱,都是打破头来抢。

    不过总的来说,新派是越来越占上风,毕竟表演形式多样,传统段子大家都听腻了。”

    熊大维道“咱们俩该算是新派的吧?”

    魏良富想了想,道“新派,你又不会去穿长衫,咱们表演上有老派的风格,内容肯定是新派的。”

    熊大维不大看电视,就是偶尔开开瞅一眼。

    在电视上看到过曲艺相声,好像大都是穿西装衬衣的新派。

    看来在和媒体结合方面,还是新派做的好。

    车很快到了春和堂门口,这名字猛一听挺像个药铺,其实是座三层高的茶楼,旁边还有停车场,停了二三十辆车。

    春和堂外表是木制楼宇,进了里面就发现,其实是钢筋混凝土的现代建筑,木框只是装饰。

    这里要比刚才那座茶楼大的多,舞台也更大更现代化。

    场内坐了大概三分之一的客人,台上一个年轻的女歌手,正唱着时下流行的情歌。

    与其说是茶楼,倒不如说,更像家俱乐部。说明来意之后,服务生领着两人上楼敲开了经理室。

    房间内一个中年人正在喂鱼,他略有富态,保养的很好,头发黑亮,抹满了发胶,脸色红润。

    是春和堂的经理,姓黄。

    说明来意之后,他上下打量了两人片刻,先看看魏良富,嗯了一声道“还不错。”

    又看看熊大维,却笑了出来,道“你这个人就太帅了,不像是说相声的,倒像是拍电影的。”

    熊大维怔了怔,道“我还真拍过一段时间电影。”

    黄经理大笑“电影市场都这么不景气了?你们有台本吗?”

    “有,有!”魏良富把台本递上,还附上两个人简历,道“都是我们自己编新段子。”

    黄经理仔细翻看了一遍台本,点点头,道“是挺逗的,”

    又看看两人的简历,手指顺了顺眉毛,道“哟,名校生啊,还是导演?怎么好好的导演不干了?”

    魏良富也没隐瞒,把经历一说,最后道“受不了那股气,不干了。”

    “露一手吧,行了我就用你们。”

    魏良富一撸袖子,看着熊大维,道“来吧。”

    两人就在经理跟前说了大半段,逗的那家伙中间笑着就没停过。

    末了黄经理一拍手,道“魏良富是吧,练过吗?看得出你有底子。”

    魏良富谦虚的一笑“家里是干这个的,小时候练过几年。”

    黄经理看着熊大维,道“你就差了那么一点味儿,上台是没问题,一天两场,下午一场,晚上一场,一场三十分钟,给你们五十。

    先说三天,三天之后没问题,咱们签正式合同。“

    五十一场,就是他们这样的新人的价钱,是少了点,但也没办法。

    “反响好了,会给你们加钱的,放心,第一场就给你们安排在……下午四点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