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小说网 > 女生小说 > 黄金沙汰黄金沙滩 > 第二十一章:淀川左家

第二十一章:淀川左家

 热门推荐:
    左家自百年前,便是淀川这个号称“边棠粮仓”的产粮大郡的豪族。一直以来,都是从事着粮食的买卖,在曾经繁盛的商道上,也参与过香料和蔬菜的贸易。

    经过几代的努力,左家逐渐成为了边棠最大的粮商。

    十五年前,“七藩之乱”后期,北辽举兵来犯,边棠北境陷落。

    时任大将军的黄义在率兵平定了边棠以西的最后一处“藩镇之乱”后,星夜向北进军,准备驰援北境。

    但是,兵困马乏的军队连军粮都无以为继,一时之间,黄义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焦虑中。

    正当黄义暂时整兵于淀川以北的善州之际,时年二十八岁的左单带领着左家的骡队,陆续运来了八千石粮草,这足以让黄义仅剩的五万兵马支撑十天。

    左家倾尽家业的无偿资助,令黄义感动不已,他看着陆续被卸下骡子的粮草,差点落下热泪,心中像是打翻了火盆一般炽热滚烫。

    虽然这场战争的最后还是以割让了北境告终,但是,正是由于左家的援助,使黄义得以率兵马驰援边棠的北方边城狭城,将北辽军挡在了关外,没能进一步吞噬边棠的领土。

    黄义因此对左家多有感激之情。

    黄义一回京,就亲自上书皇帝陛下,为左单请了个伯爵的名号。

    在他看来,危急时刻钱粮的左单身为粮商,其重要性要远高于用钱买了个子爵爵位的钱庄家族钱家,因此,一定要封更大的爵。在当时看来,这也的确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左单当年的慷慨援助确是发自真心,虽然其中也隐藏着属于他自己的秘密,但不可否认的是,当时的他是真的渴望着边棠大军的胜利,能还边棠以安宁。

    只是,人心的古怪,正在于那些心底里时时刻刻产生着的奇妙变化。

    它总会在不知不觉之间,使一切行为与最初所秉持的立场对立起来。这种转换,自然到难以察觉。

    左单的变化,就发生在获得了黄义的青睐后。不只他在变,就连淀川的农民、官吏对待他的立场,都在发生着变化。

    左家的势力开始在淀川扩张,渗透进下层官吏中,渗透进侵占的土地里。直到新帝登基,摄政大将军上位,这变化竟发酵到了难以想象的地步。

    无论如何膨胀,都不会有下层官吏管束,背后顶着摄政大将军的光环,在淀川竟成了一方“霸主”。

    而黄义那边呢?起先,他并不相信人们所说的关于左家的恶行,他一直以来都信任着左单那一腔热血的家国情怀。

    另一方面,他也根本没有预料到左家的膨胀所能带来的后果的严重性。

    刚开始的那些年里,下级官吏对于黄义与左家的关系多有忌惮,不敢向他说明左家的恶行。

    到了后来,当他从关晴的口中得知左家的所作所为后,怒不可遏,要求刑部彻查此事。

    但是,尚书令刘勘却要求刑部停止了对于左家的调查,其原因在于困苦的朝廷需要着左家每年所缴纳的大量赋税。

    摄政大将军一边为财政所困,一边又碍于过去的人情关系,两相之下,心中着实腻歪。

    对于左家的放任,究竟是谁的过错,在复杂的人世间,真的很难纠察清楚。

    此时的关晴,正是想要趁着整顿刑名之际,解决这一长久以来的问题。

    “贾大人,在下认为此时正是最好的时机。在新币发行的当下,金贸院想要支持商业发展的意图明确,借此机会杀鸡儆猴,以免投机取巧之徒趁发展之际做与左家相似之事,反而破坏了正常的商业秩序和环境。再者,现在流民问题虽得缓解却依然严重,趁此机会,将左家不法兼并的土地归还于民,也不失为良策。”

    “关大人所言甚是。可是这赋税”

    “如今正值减免赋税之期,赋税已无需担心,现下金币流通趋于稳定,财政可得一时之缓解。眼下最重要的是刺激、加大生产,稳定民心;剩下的,金贸院定有谋略。”

    “嗯,那就趁此机会,拔掉左家这根恶刺吧!”

    几天后,贾证来到了金贸院找到钱金,想要探看金贸院对此事的态度。

    “钱大人以为,如此这般,若是现在拔掉左家,可谓良机?”

    “贪赃枉法之徒必除,这也是此次重整刑法的关键,贾大人和关大人所言甚是。就请大人依法办理。”

    “只是,恐怕钱大人有所不知,这左家的问题就在于‘法无禁止无不为’,以往类似的事件在边棠大多都是视情况而定的。若要杀鸡儆猴,则杀之;若要宽显隆恩,则轻惩之。”

    “何来如此?”

    “左单此人行事周密,善钻漏洞。左家所占流民之土地并非强抢,而是因农民饥荒之时迫不得已借了左家的高利贷,以地偿债。虽说趁饥荒放债之举,实在可恶,但依法确实无法定罪。毕竟是农民自己以地抵债将土地让给左家的,可是这高利贷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事,并无明确规定。”

    “原来如此,那科举贪污一事可有定罪?”

    “此事关大人正在全力彻查,但据说当年的试卷在仓库中已因大火而焚毁,仅剩今年的可供吏部调查。”

    “大火?这也太凑巧了。”

    “不仅如此,今年入士的学子中,有一人乃左单之侄,但其考卷在发榜后莫名遗失,吏部内部或许已经有被左单收买的官员在庇护左家,官场中多有流传,说这吏部尚书与此事多有关系。若流言是真的,最可能的情况便是按贪污受贿惩处,如此一来,若坐实了左单科举行贿正三品吏部尚书,那牢狱之灾或流放不可免,但再多便也不能了。”

    “那贾大人和关大人的意思是?”

    “关大人的意思是,按边棠目前的刑罚律令来说,或可依罪没收其家产,一能归还土地于民,安抚淀川一众流民,重新刺激生产;二来也能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比起牢狱之灾,更能震慑国内郡县中的一众土霸王们。”

    “收回土地返还流民确实是极好的策略,我支持。刑法之事贾大人才是行家,轮不到我这后辈插嘴,还请贾大人依法处置吧。”

    贾证见钱金并无异议,心中便下定了整治左家的决心,于是道“没收家产的话,确可抵其罪。毕竟以地抵债一事在边棠的刑法之中确有疏漏之处。”

    钱金闻言稍作细想,随即问道“细想起来,左单高利贷之事难道不是违反了平准署制定的平准法吗?以此定罪呢?”

    平准署历来负责平稳物价之事,曾经在西市商路繁盛之际,也制定过限制高利息贷款等商业活动的标准。

    “平准署的权限历来仅在中京西市实行,且在商业贷款方面效果有限,对于在淀川实施的高利息贷款是没有约束作用的,并不能用以定罪。”

    “贾大人何不趁此机会订立新法,将平准署的利息平准法推行到各地。民间借贷的利息不得超过朝廷所定衡准的八厘,这比需要抵押品的钱庄还要高一厘,算是合理了。否则,任由高利贷发展,对于边棠的民生来说,遗患无穷。”

    贾证想了半晌,回应道“嗯,钱大人说的有些道理,是该订立新法限制一下地方豪族利用高利贷的土地兼并行为。我再去户部那里详细调查一下。左家的事,看看能不能照钱大人所说之策来处理吧,我先奏请剥夺左单的伯爵之名。”

    就在刑部忙碌着处理各种类似于左家这样长年以来的违法乱纪现象之时,金贸院面临的问题就只剩下要如何说服摄政大将军重启商道一事了。

    这不仅关系到国库的钱粮是否能得到扩充,同时也是钱金设立金本位的初衷。

    一定要加快速度,才能赶着时机,利用黄金使边棠大赚一笔。

    在这儿稍微说点题外话,刑部尚书贾证有一女名唤“萩儿”,年龄与钱仲的嫡长子钱元相当亦是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还未能安排合适的亲事。

    在贾证帮助金贸院制定金本位法和处理左家一事时与钱金多有交集后,提出了联姻的想法。

    在两家的安排下,两个年轻人喜结连理。钱金帮助叔父筹备了钱元的聘礼,婚礼还算办的风光,二叔父钱仲对这门婚事很是满意。

    放下了心中一重担的他,因此对钱金多有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