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小说网 > 修真小说 > 聊斋狐婿下载笔下文学 > 第311章 岁末三十

第311章 岁末三十

 热门推荐:
    转眼岁末。

    这几日刘彦只在家一心孝敬母亲。

    如此之外,就是与家人一起做花灯,与怜云合梦研究‘灵灯术’。

    今早收官,各有所成。

    六天下来,刘家做了三十六盏花灯,包含吊灯、座灯、壁灯、提灯。

    灯的造型也各不一样,有圆方、梅花、六角、八角。

    其中吊灯做了六盏,两盏圆灯,四盏方灯,用来挂在家门口。

    座灯做了十二盏,设于屋内各房,另有八盏梅花白壁灯,留作年后设灵堂使用。

    剩下十盏皆为提灯,有八角和六角两种,灯罩有彩绘、剪贴,书字、诗词。

    书字诗词出自刘彦之笔,彩绘剪贴由闻紫青、戚少卿、李怜云领着丫鬟们完成。

    今日一早紫青、少卿坐车乘船各回余杭、钱塘。

    走时刘彦分别赠予一盏诗词提灯。

    闻紫青得一盏《春花秋月》词灯,戚少卿得一盏《素雪寒梅》诗灯。

    剩余八盏灯,则分与众家人。

    阿九、平儿、福伯、桃花、虎儿、素儿、明儿,及小月儿,谁都没少。

    至于李娘子、荀娘子、高二姐、沉玉娘家中地位在,无需持灯。

    不过她们有一个大花灯,即是青花舫。

    前夜貂儿将青花舫泊回东湖南岸。

    这两日领着船上众女打扮花舫,做了各式各样的灯笼妆点。

    今夜灯会,打算接老夫人和全家人乘船游湖,共度年夜。

    此时天近晌午,东湖蓝天碧水,万亩爽气,阳光晒的人面暖,清风吹的心舒适。

    南山畔青花舫上,众女挑着竹竿挂起一串串莲花灯、梅花灯、桃花灯、菊花灯挂起。

    船房内貂儿、高二题写灯谜,用于岁夕宴上游戏。

    萱儿、弦月在一旁包岁钱,都是一枚枚香火钱,用来发给鬼谷乡民。

    今夜老夫人想再去鬼谷,布施香火予乡亲。

    一来讨个喜气,二来送出善意,以后搬来不惹人怨,算是提前结交邻里。

    鬼谷宅地,貂儿、高二这两天已经看好了。

    不是别处,正是山谷北边的地洞,曾经野狗子藏匿之所。

    那洞穴藏阴聚气,作为阴宅之居再适合不过。

    二女已施法封住洞口,留下法符标示‘此洞我家占据’。

    明天她们就去修缮阴府、建造陵墓。

    ……

    “今夜岁夕,你不回去?”

    船房,写完一条灯谜,荀娘子问高家狐娘。

    经她一提,高二才想起这事,笑说:“你要是不提,我却忘了。只怪此处太有人情,不觉把他乡当故乡,把刘家当自家。”

    貂儿道:“你还是回去一趟。回府后把这边诸事告知乃翁。两家既已结干亲,老夫人寿终之日,你家人当来吊唁。”

    “你对郎君有恩义,但高家还欠着郎君一笔。”

    “不过这笔恩账已过去,稍后你我回趟府,看郎君有无交代。”

    高二点点头,呼来外面黄家十三娘,问她几时会常州,拉着坐下商谈。

    临安南城刘府。

    丫鬟在前院忙造饭,怜云、老夫人、阿九、慧静聚在正房说‘佛灯’。

    书房里,刘彦坐与于成业、书玉子,阐解《于氏春秋》中灵灯术妙理。

    “灵灯在手,明镜当台,摧邪辅正,心无暗室。”

    “此十六字,即于氏灵灯术精妙所在。”

    “文灯在手,乃指明经之后点明文灯。”

    “明镜当台,即是明心见性,观心如照镜。”

    “摧邪辅正,心无暗室,说的是明心、正心之后,身性内外光明,心无昏暗之所。”

    “修灵灯术,就在明经、见性、正心。”

    于成业问道:“老师是说,我等要达到正心境地,方能修炼‘灵灯术’?”

    刘彦用茶反问他:“灯已点亮,还需再点吗?”

    于成业获点拨,方知自己领悟错了。

    书玉子说:“老师之意是,明经乃积攒经学明光,见性明光照身性,正心保持心正,不使心生邪意,”

    “暗室不欺,即是心正。”

    “正是此意。”

    刘彦分顾狐鼠二生道:“于氏灵灯术乃修学之法,此术圆满,即入明经二重正心之境。”

    “而《于氏春秋》中的问经之法,是正心之后修学法门。”

    “于氏先祖为让后世子孙容易修学,故以道术形式承载儒术。”

    “你等后世子孙之所以难成真学,原因就在于此。”

    于成业恍然如醍醐灌顶:“原来如此!我于氏狐历代修学,参悟灵灯术,却把儒术修成道术。”

    “一旦修成道术,就再难修其中儒术。等同南辕北辙!”

    “多谢老师指点!”

    “何须言谢?”

    刘彦放下茶碗,起身谈道:“我通读《于氏春秋》,领悟二术,获益匪浅。该与你点明。”

    “修灵灯术,要借‘入书出书法’。”

    “只有入得书中,方能快而稳固的明悟经意。”

    “正月元宵之后,我一并传授给你。”

    于成业福至心灵。

    书玉子则有一处不明,问老师:“修儒术灵灯,是否还能再修道术灵灯?”

    “可以。”

    刘彦书桌前顾首道:“此术可以用来修学,亦能用作修道,但要有主次。”

    “先修学,再修道,而异类想要开窍,又需要先修道。”

    “一修道,思想就被道玄遮蔽,朝着修道养命方向而去。故而不的真学。”

    “民间有句俗语‘干活不由东,累死也无功’。”

    “做事要找对方向,不要做无用功。只有方向对了,才能达成心中所愿。”

    “成业好就好在止住道修,转头用功读书。你身中积攒的身学,将来可以助燃明灯。”

    于成业心窍更添明悟,持礼道:“若非遇到老师,弟子难归入正道。”

    刘彦一笑出门说:“午后你回趟东乡,告知太公今晚一同赏灯。”

    成业领喏记下。

    这时貂儿、高二、十三娘结伴落入院中。

    得知二姐、十三娘今日要走,刘彦回书房拿出写好的《贺岁帖》,一人一张。

    高二笑着接下帖子,贴心道:“原来世才早就不想留我了,事先都把帖子写好。”

    刘彦笑说:“此帖乃告知太公,我与姐姐情义。二姐早日回来。”

    最后一句话说的简朴,却直触高二之心。

    她口中无言点头,但心中有一言,即我心安处在君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