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我在诏狱看大门百度网盘 > 第119章 番外1 大明篇

第119章 番外1 大明篇

 热门推荐:
    八年后,  成化二十二年重阳佳节

    汪直……不,万素一身风尘仆仆地踏入了位于京城东四牌楼的“星海汇”。

    “你们掌柜的呢?大家都到了么?”

    他径自走到柜台边,问站着正在拨算盘的账房。

    “大少爷回来了?大家都在楼上包间谈话呢,  少爷快上去吧。”

    “素素和阿澜回来了么?”

    “大掌柜和杨大人去城门口接小少爷了,  一会儿就到。不过表少爷已经到了。”

    万素闻言抬头看了看楼梯,对着账房微微一笑,抬腿往楼上走去。

    如今他已经二十四五岁的青年,身上的孩子气消失,身量也高了。

    常年行军在外的他,身姿挺拔,眼神坚定,  在配上那不输女子的眼里容貌,  站在哪里都是一道绝美的风景。

    星海汇里有不少女客,  见着这位白衣少年行动如风,  纷纷投来了爱慕的眼神。

    “不错,真不错。只是怎么万家的男儿一个比一个出色,  就是不成亲呢?”

    老账房百思不得其解。

    这账房正是八年前跟着陈十三娘从草原带回来的那位。因为头脑精明,武力值也够高,  如今已经成为了京城总店的总账房了。

    至于原来“星海汇”的账房,  则被调去了南京的分店,  在那里管账。

    大明朝廷实施“两京制”,这安乐伯爵府万爵爷开的酒楼,也是南京和北京各开了一间。

    三年前,万达心心念念的“星海汇”南京分店终于开始筹备,  准备在夫子庙那边开一家规格不在北京总店之下,  娱乐项目还只多不少的大酒楼。

    万达一想到六百年后,  但凡有点名气的小吃和餐厅都是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开过光”的,  也想跟着蹭蹭名人的热度。

    就说这两位清朝名人,一位下江南,一位逃难,结果正事儿没干啥,一路上光顾着吃了。给大江南北留下了无数所谓的“中华名小吃”和一堆一个模子里复制黏贴出来的“美食故事”。

    他想着不能让这两清朝人专美于前啊,我们大明朝的皇帝也要留下点属于自己的“光辉历史”。

    于是脑袋一拍就进宫,想求朱见深给自己新开业的酒楼提个字。

    “这也叫名字?你的新酒楼就这个名字?”

    朱见深拧着眉毛,一手捏着写了新酒楼大名的纸片,一手摸着胡子,差点把胡子都给掐断几根。

    “这,这怎么不是名字?这一看就是臣开的呀。”

    万达就听不惯这个话。

    这酒楼的名字有什么不好的?

    浓浓地勾起了我的思乡之情。

    结果从广怀到阿澜统统给与了否定,完了还一脸同情地看着他。没想到姐夫也跟他们一样没眼光。

    这时候,万贞儿正从寝殿出来,看到朱见深眉头深锁,也好奇地走了过来,看了看他手上捏着的纸条。

    “万达广场?”

    万贞儿直接将上面写着的四个字直接给念了出来。

    “这是什么?”

    “你弟弟新开的南京大酒楼的名字……这也算是个名字?”

    朱见深为之气结。

    小舅子眼看就要四十岁的人了,怎么还这么四六不着的。

    谁会用自己的名字来命名酒楼,这是要多大的脸?

    万达心想那是您没吃过“王守义十三香”,没用过“张小泉剪刀”,没穿过“李宁牌运动服”。

    我万达用我的名字来命名我的酒店又怎么了?那外国人还用自己的名字开乐园呢。

    “不行,这个名字不能用。就这个吧……”

    朱见深说完,御笔一挥,直接写下了“大明楼”三个字。

    “大明楼?国营店?”

    “你说呢?”

    万达低头一看,就知道了朱见深的意思了——题字可以,朕就用这个字入股了。以后每年的利润,都要分一半进朕的内库。

    都说买的没有卖的精,到他这里就是卖的没有皇帝精了。

    万达对着他姐夫比了个大拇指,佩服地点点头。

    “你看看这个。”

    朱见深将一个折子交到万达的手上,并没有因为万贞儿在场而避嫌。

    “八大罪?那么多?”

    万达打开折子,看到这密密麻麻的小字,头皮都发麻了。

    “妄报军功、侵盗钱粮、排斥忠良、擅作威福、招纳无赖、交结朋党、挑衅强虏、擅自开战。(注释1)这是说阿直?我怎么感觉这是说八年前被砍头的那个陈钺呢?”

    万达摇了摇头说道,“都是一派胡言。”

    “这是昨日督察院和六科给事中联合上奏,弹劾汪直的奏折。被朕留中了。”

    “这些年,弹劾阿直的折子要是堆起来,够堆满一个房间了。光十三道监察御史就不知道弹劾他多少回了。”

    万达冷笑,“阿直这些年来,为大明尽心尽力,南征北战,立下无数汗马功劳。光说说他打的胜仗十五年大败女真,十六年破鞑靼王庭,十七年黑石崖大捷……哪一场不能名列史册,封侯拜相的?结果就因为他是个‘宦官’,除了禄米什么都加不到。就这样这些文官还要骂他?他们那么行,他们自己上阵杀敌去啊!”

    万达细数着这些年来汪直立下的赫赫战功,万贞儿在一旁听了也是默默无语。

    她知道阿直从小就喜欢军务,向往做一个顶天立地,流芳百世的大英雄。

    只是这些年来的战功,没有为他赢来文官们的美言,只得到了皇帝和家人的心疼,以及满身的伤痕。

    “不谈打仗,就说别的吧。”

    万达继续说道,“打击大运河官船走私,揭露南京守备太监卖官弻爵,整治全国军户逃籍,改革卫所军饷支取,重筑江北堤坝,改革武举考试。哦,还抓了两个和婢女私通的驸马爷,把他们下了狱……我算知道那些文官为什么要弹劾阿直了。我们阿直把他们应该干的活都给揽下来自己干了,干的比他们都漂亮。这不就显出他们的无能了么!”

    万达越说越气。

    阿直这两年的变化他都看在眼里,

    孩子的功劳越来越多,笑容却越来越少了。

    除了在阿澜和万达他们一群人面前,汪直还能像往日一样露出笑容。

    在不熟悉的外人面前,他已经彻彻底底地变成了一个传说中阴鸷可怕,阴晴不定的“西厂督公”,一个没有感情的战争机器了。

    回想起二十年前,他在广西遇到的那个爱吃甜点心,喜欢抱着他大腿的孩子,简直像一场梦。

    “小郎舅,朕后悔了。”

    朱见深见到万达如此愤慨,心里清楚,他是“三分认真,七分做戏”。

    生气是有的,不过夸张占了更大的部分。

    他们做了二十多年的君臣加姻亲,彼此之间已经有了难以言说的默契。

    朱见深于是也主动放低身段,给了大家一个台阶。

    “朕应该听小郎舅的话,在他十六岁那年,就将他放出宫去。从此改换姓名,做一个普通人的。而不是让他开设西厂……哎,一切都是朕的错。”

    万达看着朱见深“痛心疾首”的表情,心想你小老子蒙谁呢?

    西厂查案也好,上阵打仗也好,我看你用的不都挺顺手的么?

    只不过这几年四海升平,最近几次仗把鞑靼和女真都干的差不多了。眼看太子也长大,开始接触国事。

    算算也到了“鸟尽弓藏”的时候了,你才想到要让阿直“退休”的吧。

    “不晚不晚,要不这样吧……北京肯定是待不下去了,这里认识他的人太多了。不如让阿直隐姓埋名,先去南京待一段时间。让他在那里陪陪小邱。过段时间,等大家都淡忘他了,再给他在南京锦衣卫衙门谋个差使,继续为国效忠——姐夫你看如何?”

    万达也顺杆下坡,将他早就准备好的说辞说了出来。

    一心要做孤臣的邱子晋,这两年都在重查刑部旧案。得罪了一群勋贵,要他命的人差不多可以绕紫禁城一圈。

    为了保护他,皇帝在去年把他放到南京去“闲置”了。

    “嗯,甚合朕意。”

    朱见深满意地点了点头,万贞儿坐在一旁,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正好正好,臣的这个‘万达广场’……哦不,陛下的‘大明楼’也要开业了。就让阿直去那里直接帮忙呗。让小邱也来算算账嘛。”

    万达趁机打蛇上棍。

    朱见深直接把御笔往他身上一扔。

    翌日早朝,朱见深做出了一个让文武百官“弹冠相庆”的决定——西厂督公,北京御马监太监汪直,欺君弄权,挑衅边事,罪孽深重。

    姑念其年轻,且于国有功,顾从轻发落,发往南京,看护皇陵。西厂从此解散,永不复用。

    虽然没有按照文官们的心意,将汪直下诏狱,直接处死,不过这样的处理结果已经够让他们欢欣鼓舞了。

    毕竟有牛玉、黄赐等太监发放南京的先例在前,这样一来显得朱见深对汪直的处理也不算特别照顾。

    当日的夜晚,万达带着一身平民打扮的汪直进宫,给朱见深和万贞儿,还有太子辞行。

    “阿直哥……”

    站在御花园堆秀山的御景庭里,十三岁的朱佑樘双眼通红地望着身穿斗篷的汪直,双手紧握。

    什么时候,阿直哥进紫禁城,还要这样偷偷摸摸了。

    这里难道不是他的“家”么?

    “殿下不要这样,这是好事。”

    万贞儿拍了拍朱佑樘的手背安慰道,“你阿直哥从此以后就可以做他自己想做的事情,为自己而活了。咱们应该为他高兴才对。”

    “可是,娘娘……”

    十三岁的小少年还是一脸委屈。

    可是娘娘,孤这下就真的很寂寞了啊。

    阿澜哥自打前些年领了军务,就常年在沿海城镇对抗倭寇,极少回京城。

    如今阿直哥也要去南京,可能以后就再也不回来了。

    这京城里,就剩下孤一个人了。

    虽说宫里的皇子和公主们越来越多,但他们和孤都不亲。

    能说得上话的,也只有偶尔入宫的舅舅了。但是舅舅又那么忙,如今是几个月才能见上一回了……

    朱佑樘抬起头,看着汪直跪下,郑重地给父皇和皇贵妃娘娘磕头,心里一片酸楚。

    他第一次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孤家寡人”。

    “从今往后,你就不叫‘汪直’了。”

    朱见深看着汪直,眼角泛红。

    “朕赐你姓‘万’。你就叫做‘万素’吧。”

    “‘万素’谢主隆恩。”

    汪直跪地,此时的他,已经是泪流满面。

    六岁认识了素素,七岁进宫,十二岁成为御马监的太监,十六岁出任西厂厂公,十七岁开始领兵出征……

    这个紫禁城承载了他太多太多的回忆和不舍。

    而如今,他终于要离开这里,开启另一段属于他自己的人生了。

    站在他们身旁的万达,也是不断的哽咽。

    都说“天家无情”,但是朱见深这一家子,却是他见过最有情有义的皇族了。

    “走吧……”

    万达拉起匍匐在地,已经哭得不能自已的汪直,“去南京。”

    ————————

    “啊呀,阿素回来了啊。”

    一群人正在包厢里讨论的热火朝天,见到推门而入的万素,陈十三娘兴奋地挥了挥手。

    “来的正好,大家都在商量着怎么让太……让阿樘和他没过门的妻子见上一面呢。”

    陈十三如今已经是“星海汇”的掌柜兼主厨。八年前这位美人厨师的出现,曾经一度让“星海汇”人满为患。

    他的素素居然在把厨房从后面挪到了前厅,宣称什么“明火亮灶”,让大家吃的放心。其实还不是借“美女大厨”的招牌揽客。

    这陈十三刀也不负他的期望,菜做的好吃,人也长袖善舞,把“星海汇”的生意又带上一层楼。

    说起来这里头还有一个故事。

    这十三娘原先离开草原的时候,已经对素素死心了。

    到了京城,她又宣称自己其实心里一直装着一个人,听说这个人就在京城,求素素给他牵线搭桥。

    素素一听立即答应,只求她别再缠着自己。

    结果陈十三拿出三本菜谱,说自己心里暗恋写了这三本菜谱的“星海大师”已久,求素素介绍他给她认识……

    所以至今陈十三娘还没有生下她的“草原十四刀”,倒是和“京城十四刀”小卉成为了跨了辈分的忘年之交。

    “阿素来了啊,我给你去倒茶。”

    “谢谢小卉姐。”

    万素笑道。

    小卉小时候一直住在宫里,和汪直也当过几年的玩伴,两人熟悉的很。

    陈司膳前两年生了一场病,不再担任尚食女官。只是作为普通的宫人跟在万贞儿身边。如今小卉也出宫,在“星海汇”里做厨子。

    万素这次来,就是为了将她带回南京,去做“大明楼”的主厨。

    “阿樘,你今天出宫,陛下知道么?”

    万素转过头,看着被众人众星拱月坐在主位上的朱佑樘问道。

    十六岁的朱佑樘,也已经长成了翩翩少年,只是有些过于瘦弱,性格也腼腆。

    可能是因为童年的时候住在内安乐堂,身体底子没有打好,这位太子的身子骨一直有些病病歪歪,饶是万达和陈司膳想尽办法给他调理,也不见什么起色。

    不过即便这样,也到了该谈婚论嫁的年纪了。

    说到这群孩子的婚事,真是让朱见深和万贞儿操碎了心。

    “这还不是小郎舅的错?他不成亲,连带着阿澜年纪一把了也不成亲。阿直过去在宫里不论,怎么出宫那么多年了还是不成亲?还有小卉都多大了?说到底,都是小郎舅的错!他把大家都带坏了!”——来自朱见深的咆哮。

    所以轮到朱佑樘要结亲,每个人都很兴奋。

    “父皇知道。难得今天阿澜从松江回来,父皇特许孤微服出宫的。”

    朱佑樘低下头羞涩笑了笑,“也,也是知道,今天张家姑娘要到‘星海汇’来用餐,让孤来看一看她。”

    这两年皇子渐长,朱见深已经开始为他遴选太子妃。他可不能坐视万达把太子也给“带歪了”。

    目前朱见深最属意的人选,是河北兴济女子张氏。其父乃是国子监生张峦。

    据说张氏不但美貌,而且性格活泼、知书达礼,虽然比朱佑樘要大上一岁,不过这在朱见深看来根本不算什么问题——大点好啊,年纪大才稳重嘛!

    邱子晋在南京呆了好多年,去年年初已经回到京城。不过出于对他的安全考虑,皇帝没让他直接回刑部当“大杀器”,而是让他先去国子监挂职,做了司业。

    今天邱司业特意约了张监生到“星海汇”喝酒,还下了帖子,说这是“重阳家宴”,自己将会带上妹妹出席。

    前些年邱父邱母接连故去后,比邱子晋小了足足十八岁的邱小妹就跟着兄长一起生活。

    邱学霸的妹妹自然也是学霸,乃是京城第一才女。

    于是张监生也决定带上自己的女儿出席,让两个女孩做个伴儿。

    这一切都在万达的设计之下,为的,就是在正式选妃前,让这两个年轻人见上一面——盲婚哑嫁要不得!

    朱见深觉得这个王八蛋小舅子的想法很没有规矩,但是他不得不赞同。

    于是决定让梅千张今晚护送太子出宫,微服到“星海汇”来见见张家大姑娘。

    “来了,来了,我们来了。”

    就在此时,包厢的房门再一次推开,万达、杨休羡两人带着万澜走了进来。

    “素素!杨大人,阿澜!”

    万素一步跨到他们身边,欣喜地看着许久未见的几人。

    素素明明已经年过四十了,却依然不显老。站在杨大人身边,简直像是两辈人。

    倒是阿澜,常年在海边打仗的他,如今越发挺拔俊俏,英武非凡了。

    记得前几年,陛下还感慨过,说阿澜长得有他祖父宣宗的风范。万素小时候见过宣宗的画像,阿澜确实与他有几分相似,有其英姿勃发,光明磊落的风范。

    “阿澜,听说你又打胜仗了。”

    万素紧紧地拉住阿澜的手。

    “阿直哥,听说你在南京锦衣卫又立功了。”

    阿澜反手将他的手掌握得更紧。

    目睹两人“亲密互动”的杨休羡眉头一皱,感觉事情有些失控。

    就在他反复考量要不要把这个情况告诉万达的时候,突然十三娘说话了。

    “哎,你们看,小邱和邱小妹来了。快来!”

    一直趴在栏杆边的陈十三刀指着下面,兴奋地说道。

    “跟在他身边的那个中年人是张监生么?那后面带着两个丫头的女孩子就是张大姑娘?”

    “给我看看!”

    十三刀话音刚落,一群人全部挤到了了三楼栏杆边,差点把这“星海汇”的掌柜从楼上给挤了下去。

    朱佑樘抓着栏杆,屏住呼吸看着下面盈盈走进来的两位女子。

    像是心有灵犀似得,那用团扇遮住自己面容的女子突然抬头,往上面瞧了过来……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