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签到大明首席昏君索肥丫 > 285、海贸分几块

285、海贸分几块

 热门推荐:
    轮到朱厚照当乐子人了,漫天要价落地还钱,现在他是一名侠客,与对手狭路相逢,得有豪气才能战而胜之。

    手的捞,似乎要把什么捞进怀里:“我要福建的海贸,还有小琉球。”

    林瀚噌地站了起来:“你知道小琉球?”

    “我当然知道小琉球,我还知道林氏在那里建了个靠船避风的港口。”

    林瀚震惊,摔回到椅子上,可嘴上还在犟:“凭什么?”

    也不知道他说的是朱厚照凭什么知道,还是说凭什么提这样的要求。

    朱厚照指了指林瀚,然后手一捏:“就凭你儿子在我手里,苏州知府啊,正好要去苏州,有人抢我的生意,得抢回来,不知道你儿子有没有帮对家算计我。”

    噗嗤声又起,赵满儿不能不笑,家里有个山大王,还真不用发愁。

    朱厚照不装了:“出来了,见见林大爷。”

    赵满儿只得出了屏风,向林瀚见礼,口称“大爷好”。

    林瀚受也不是,不受也不是,只得侧过了身。

    然后赵满儿就在小团凳上安营扎寨了,还瞪着大眼望着林瀚,这是等故事呢。

    就没见过这样的皇帝,哪有让一个嫔妃听政事的。

    随即他又想到现在算是江湖会面,大家都不是体面人。

    林瀚也不敢再装了:“别说帮那些人,他都快被别人挤兑死了。”

    说完还唉声叹气,客家人的宗亲观点很重,不仅仅是晚辈孝敬长辈,也护短。

    林瀚有九个儿子,是明朝独一份的三世尚书之家,可哪一个儿子都是麒麟儿呀,是林瀚的骄傲,舍不得。

    而且他的儿子很孝顺,现苏州知府林庭正德九年辞官归养老父,一直到嘉靖元年才复出,整整耽误了八年。

    朱厚照抓住了林瀚最紧张的东西,可以拼了命拦路死谏,可拿他儿子当人质老头马上投降。

    可林瀚说出来的东西还是让朱厚照觉得不对味:“被排挤?难道林家跟别的海商不对盘吗?”

    林瀚摇头叹气:“岂止不对盘,福建和江浙以及广东的海商简直就跟死敌一样。”

    朱厚照想想不对,林庭不愿意在正德朝为官,可嘉靖一请他就出山了,很明显瞧不上自己,却对兴王一系很热衷。

    他皱起了眉头:“谁整他?先说清楚,如果他不待见我,就算他清如水明如镜,我也不抬举他。”

    林庭是弦治十二年的进士,那一年最精华的人才都被朱厚照抓在手里,不在乎一个两个。

    林瀚猛地咳嗽起来,好似喉咙里卡了一口痰,

    蒋钦很知机地端上了茶,嘬了一口,咳顺了气,林瀚又挺直了腰。

    “倒是不用你小子照料,老夫的儿子不输人,唉,可惜都不按规矩来。”

    林瀚也是豁出去了,发现朱厚照不像传闻的那样,索性也来了个直肠以对。

    朱厚照还认真点了点头:“两代三进士了,听说小的那几个也挺厉害,照着这样下去一门七进士、三代五尚书都可能,确实不需要给我面子。”

    发现林瀚滞了一下,朱厚照很得意地挑了挑眉毛:“可要是我拉偏架呢?”

    林瀚气定神闲地放下茶盏:“你小子不会,你跟你家的对头没得谈。”

    朱厚照一下子有了联想,试探着:“平湖陆家?”

    林瀚很郑重地点了点头,站起来朝着朱厚照行了个大礼:“是老臣有眼无珠误会了陛下,僭越了。”

    到了这份上,该试探的也都试探清楚了,林瀚终于还是低下了倔强的头,朱厚照有着远超出他想像的明断。

    既然对方服了朱厚照就重新变成了朕:“让朕想想,南方的海商之所以分成三帮,跟地理有关,也跟物产有关。”

    林瀚的眼神明显闪了一下,那就是说对了,朱厚照掰直手指:“江浙帮卡着丝绸、瓷器,在茶叶上与福建有竞争,而广东帮靠着铁器以及南洋商路,也不愁,二者还能依着朝中的关系结成同盟,广东帮姓陈和梁,江浙那几个盘根错结,就福建商帮被夹在中间。”

    这番话一说,就连林瀚这样的老江湖都侧目了,实在说得太通透。

    再联想到朱厚照南巡,林瀚猜也能猜出一些来。

    “难,没有船,路又被堵死了,货源也在别人手里,就算是老臣有心襄助,也无力回天。”

    朱厚照地背手起立,气吞山河:“船,朕有,货,朕也有,堵路的就踢开,唯独有一样。”

    他竖起一根手指,语带铿锵:“海贸不能是一家一族之利,而应该是举国之福,谁能做到这一点,朕就罩着谁。”

    林瀚终于失色了,他听得出来朱厚照不是讲大话,对情报那么详熟,必然是下过功夫的。

    可他还是犹豫,因为林瀚经历过成化开海的风波,他之所以一直升不上去,在国子监憋屈了许多年,就是因为利益阵营不同,受到了压制。

    他也说了出来:“其实成化开海,商公是支持的,后来到了弦治年间丘公也持此议,宪宗和孝宗都听从北派之论,杯葛海贸,其时不管江浙还是福建、广东的官吏都能站成一团,唉,可惜了。”

    他说的商公就是商辂,浙江人,丘公是丘浚,琼州人,皆是一时人杰,商辂还是少见的三元及第,经历过土木堡之变,扶危救难。

    土林堡之变后,朝廷无力向北,然后不管是军队还是治政都一团乱麻,想恢复国力,不用想这些人精会将目光转向海贸。

    为什么没有成功呢?

    林瀚是当时的亲历者,知道内幕:“若非彭阁老和项乔松临阵倒戈,事就成了。”

    项忠是刘大夏的举主,猜也猜得到,彭时让焦芳整天咬牙切齿,朱厚照也了解过。

    然后他猛然间想到了个问题,摇着头慨叹:“为什么要把北拓与海贸对立起来呢?这一点朕一直想不明白。”

    系统升级过后,朱厚照发现自己大脑超频了,想什么条件条理都清晰得很,能跟史实对照上。

    可他现在却没办法理出成化、弘治两朝的许多逻辑,好像史实也拼凑不出。

    这是又像韩文那样,藏着些事?

    确实藏了很多,林瀚是亲历者,恍若昨日在目:“皆为南北朝争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