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签到大明首席昏君索肥丫 > 67、有请老神仙

67、有请老神仙

 热门推荐:
    朱厚照抓往小内待没回神的功夫,很快就将事情套了出来。

    “前日中午我们几个和于大哥在玉河桥边碰上了算命先生……不对,是老神仙,他突然盯住于大哥瞧了好几眼,完了还上来跟于大哥说公旦夕大贵。我听了哂笑,钟鼓司哪里算得上好差事,又哪来大富大贵。老神仙说公必得蟒玉,只在三日间,三年之内,必得大用,诸位可作证,如果应验了,四日后吾还来这里请赏。三年的事不知道,但三天的事是真应验了。”

    小内待的讲述让一旁的听众们眼都不会动了,系统里却轰动了。

    妖,神神叨叨的,古装剧都爱搞些这种情节,无聊。

    好像野史里有描写于喜的这一笔,还说于喜的富贵只有十年之期,过后一切如旧,偏生最后还应验了。

    对了,帮于喜算命的那个老头还在正史里露过脸,叫俞日明,看来是个角儿啊,后来还帮刘瑾算命,看了刘瑾的侄儿也说贵不可言,刘瑾因此萌生反意,可刘瑾的侄儿被他叔坑了,不得好死呀。

    正德九年十一月,于喜由御马监太监出任宣府镇的监军太监,从此开始胡作非为。十年六月,于喜和宣府总官兵郤永闹矛盾,上疏弹劾郤永专权,意图谋反,郤永调宁夏总官兵。

    正德十一年,巡按御史张经弹劾于喜违背圣旨造成官兵伤亡,于喜买通钱宁瞒过明武宗。因怀恨在心反咬张经审案致死,又擅自在隆庆州的城墙上新城门。张经被贬为河南河西县的典史。

    《万历野获编》中说,明世宗问于喜姓的是俞、余中的哪一个?于喜说奴婢之姓为干字跷脚者是也。世宗大怒,将于喜发往孝陵。

    正史中的记载是明世宗登基后于喜调任辽东镇监军,侵盗官银,克减军饷,嘉靖二年发孝陵任守陵太监。

    可明明超过了十年啊,从正德元年到嘉靖二年,十五年都不止了,正德有十五年,这条我肯定没记错!

    所以说是牵强附会嘛,就是故意弄出一种神秘感,没准还是于喜自编自演好引人注目。

    手脚真快,就这么一眨眼的功夫,大伙就将于喜的老底全搜出来了。

    至于是不是真的那么神奇,朱厚照打算明天会一会那个老神仙,但他不准备亲自去,而是让钱安带上“绳子”将那位老神仙请回家里,然后朱厚照再微服私访钱宅就行了。

    当然,在没有弄清楚事实真相之前,朱厚照下了禁口令,禁止宫中的人宣扬此事,包括于喜在内。

    于喜也在欢天喜地领了赏之后乐滋滋地去刷马桶了,没有朱厚照的敕令,谁也不准放他出来。

    因为朱厚照有利用这位老神仙的打算,折穿他并不是目的,刘瑾笃信这些,如果能将这位老神仙收为己用,那刘瑾还不就变成听话的毛驴。

    至于胡萝卜就是这位老神仙的谶语了,只要没饿死老死,那还不是想要多少有多少。

    所以当次日朱厚照在钱宅见到俞老先生时,他上来就给俞老先生掐指算了一卦:“老先生姓俞,不知晚生所言对不对。”

    叮,装神弄鬼,昏庸度+1

    终于动了。

    谁让朱厚照有金手指呢,俞老神仙目瞪口呆。

    他刚刚的手势还特有韵味,最近演技大涨,没事就回想影视剧磨练,在九叔的加持下,身着便服的朱厚照也显得仙风道骨。

    管理员们一边看好戏一边评头论足。

    没有九叔的厚重感,主要是没有胡子,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可不是说说,卖相很重要。

    得了吧,装神弄鬼有啥意思。

    我有一种预感,接下来的剧情会很神奇,似乎有什么了不得的东西要揭出来。

    嘿,想不到在哪里都有高人呐。

    俞老神仙回过神来,露出了幽怨的眼神,向朱厚照打了个稽首:“既是同道中人,又何必这等为难。”

    他瞥了一眼刚解开的绳子脸带嘲讽地说话,钱安执行得很到位,说了用绳子请就一定不用麻袋套。

    朱厚照原样照抄,也向俞老神仙回了个道礼,心下灵机一动:“请问道长仙乡何处,可有道箓?”

    然后就轮朱厚照目瞪口呆了,人家俞老神仙可是有牌照的,他从怀里掏摸出一本小黄册大大方方地递了过来,嚯,还是龙虎山的外姓天师。

    朱厚照不淡定了,系统也不淡定了。

    这个剧情,神了,也真敢扯,别不是俞日明、邵元节等真是一伙的吧。

    还真说不准,贩卖希望嘛,通过这样的办法结交权贵,再将自己的理念推广出去,走上层路线,当然好办事。

    可于喜那样的角色成能什么事?

    老夫掐指一算,一群内待扎堆,很容易看来吧,没胡子,说话的声音。

    那有什么用?

    内待啊、太监啊,都是跟贵人打交道,烧一烧冷灶什么的,万一呢?

    可要是说不准呢?

    说不准就远遁千里呗,又不是只有他一个,换着人来。

    朱厚照脱口相询:“邵仲康邵道长是俞道长的?”

    俞日明挺了挺胸,神仙样又回来了:“正是老道师兄。”

    然后俞日明来了个反问:“未请教道友仙尊何处?”

    朱厚照愣了一下,然后满面春风:“日月神教圣子朱重炎见过道友。”

    更吃惊的来了,俞日明脸上还露出忌惮:“摩尼圣教还敢在京城露头吗?不怕朝廷煎迫?”

    接着他又换了个了然的神色,似乎想通了:“也是,都过去这么久了,也许老朱家早就忘了有这么一支了。”

    朱厚照无语了,穿越古代而已,难道要穿到了武侠甚至是仙侠世界吗?

    幸好系统及时救了场。

    明朝跟摩尼教有牵连可不是武侠小说,而是正史,朱元璋的军队承袭自大小明王韩山童和韩林父子,而大小明王正是摩尼教的大小明王。

    吴晗经过考证也认同这个观点,认为明的国号与摩尼教有关,而许多勋贵将领又是摩尼教的教众,所以干脆用了明字,取火德。

    俞日明也指出了这点:“这么说这位小友还是真龙之后?”

    朱厚照不便言明,干脆顺着认了,或许能套套话:“小子姓朱,就是道长懂的那个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