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大大百越?拿捏!!(3 / 4)

性接近枯萎,而雌性完好的水稻,兴奋之余的他立马带领团队开始试验,期间经逐穗检查多个稻穗,连同上年发现的不育株,共计找到6株,经过连续两年春播与翻秋,共有4株繁殖了1~2代,但奇怪的是,在后面的几代,又成了歪瓜裂枣,那问题出在哪呢?】

【袁老认为,可能由于水稻的采样都在湖南,还是会有近亲结婚的风险,于是他决定去云南收集雄性不育株,后因没有进行短光照处理而未成功,但他并没有放弃,后来又去海南,经过筛选,终于找到一株完美的野生雄性不育株,专业术语叫花粉败育普通野生稻,简称野败,他的发现让人工杂交水稻的成功进入了倒计时,次年,得到国家支撑的袁老带领团队又开始了一次研究,加上全国众多科研单位的支持,他终于成功了。】

【1973年袁老解决了三系法杂交稻研究中的三大难题,一是提出用‘野生稻与栽培稻进行远缘杂交’的技术方案,终于找到了培育雄性不育系的有效途径,二是育成强优势的杂交水稻,‘南优2号’等一批组合,并在生产上大面积运用,成为世界上第一位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三是突破了制种关,过去的研究认为水稻异交率仅2.4%,杂种一代种子产量极低,离生产要求相距甚远,国际水稻所1971年开始研究,1973年放弃,原因也就是当时没有人相信可以解决制种难题,而袁老领导的课题小组成功的解决了这一难题,制种产量逐渐提高,现在高的已达亩产300公斤以上!】

听到这的秦始皇倒吸一口气,300公斤!!这不仅可以养活现在的秦朝人,军队的粮食问题也可以不用再担心,甚至是百越的攻打也不是问题。说到百越,秦始皇想起地图上的位置,不就是现在的南方一带,水稻的老家啊!

而有地图的各朝代帝王也注意到这点,一时之间,百越成为各朝代的必争之地!300公斤的亩产,到手的鸭子可不能飞了,虽然不一定能种出来,但是他们有清瞳啊,等他们到了现代,第一件事就是交换种子,当然,他们得先把地搞出来!

【300公斤的亩产,解决了当时6000万人的粮食问题,此后,中国发明的杂交水稻除国内发展迅速外,在国外已有多个国家在大面积生产上应用,并取得了显着的增产效果,袁老已经成为杂交水稻的代名词,名利双收的他并没有选择过上奢靡的生活,很快,他又回归科研,开始研究超级水稻,袁老的梦想是让所有人都远离饥饿,知道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湖南长沙细雨凄迷,哀伤的情绪弥漫在城市上空,杂交水稻之父袁老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永远的离开了我们,穷苦的日子挨饿的日子再也不会来了,谢谢袁爷爷!】

继续阅读

(我奶奶跟我说过当时饿的吃树叶,啥样的好吃啥样的不好吃都知道。)

(袁爷爷千古!)

(今日,华夏近57%的稻田种植为杂交稻,增加的粮食每年可以多养活7000万人! )

(袁爷爷的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第二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谢谢袁爷爷,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吃饱饭!)

(话说,百越自从被秦始皇攻打以后,水稻的粮食应该也不低吧,也不知道秦朝当时的产量多少!)

(楼上的,战国时期的亩产应该是63公斤,结合当时的人口数量,和咱们建国初是差不多的!)

.....

看着人们发的弹幕,在结合自己刚刚听到的解说,秦始皇觉着如果他出生在这个国家,出生在一个富饶美丽,强大又和平的年代,他也会像现在的人一样,热爱自己的国家,现在也有了一点点对信仰的理解,或许他也找到了回秦朝后发展的道路了!

百越嘛,等他找清瞳交换了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