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论渣男改造的一千种姿势 > 第182章 司公当心
点此章节报错
    书房朝东的一面墙上装裱着一幅水墨画,  山川绵延,日月交替,赫然是公孙琢玉当初所献上的那幅《山川日月图》。杜陵春不是舞文弄墨的人,  却对这画甚是喜爱,  一路带回了京城。

    这种事有悖于他平日的作风。

    杜陵春在书房静坐的时候,  公孙琢玉也在吴越的带领下到了司公府门口。丫鬟一早便在等候着,  见状上前道“司公有令,请吴侍卫带着公孙大人去书房。”

    书房是重地,平日除了杜陵春的几个心腹幕僚外,等闲不得进入。

    吴越知晓杜陵春对公孙琢玉的看重,  故而也不惊讶,  只微微颔首,  表示知晓。

    司公府甚大,穿过几道回门,又经过一片观景园子,最后是一条曲曲折折的回廊。飞檐亭角,  假山流水,  甚至还养着不少奇珍异兽,彻彻底底刷新了公孙琢玉对“奢侈”两个字的认知。

    他感觉自己是刘姥姥进大观园,  土包子进城,看什么都觉得新鲜。

    公孙琢玉不动声色探听着消息“吴侍卫,  司公在此处豢养奇珍异兽,不怕吓着府中女眷吗?”

    吴越一板一眼道“府中没有女眷。”

    公孙琢玉叹了口气“美轮美奂,只是这么大的地方,  只有司公一人居住,  难免空荡了些。”

    不知道方不方便带他一个,  京城客栈有点贵。

    “不空荡,  ”吴越道,“还有丫鬟仆役护卫门客。”

    公孙琢玉“……”

    他们又行了小半炷香的时间,这才走到书房门前。吴越上前轻叩房门,声音恭敬“禀司公,公孙大人已带到。”

    杜陵春在房内听得动静,下意识起身,但不知想起什么,又坐了回去,停顿片刻才道“进来。”

    这两个字自然只对着公孙琢玉。

    吴越侧身让开位置“公孙大人请进。”

    公孙琢玉其实有点紧张来着,说不清原因。他做了会儿心理准备,这才推门入内。书房正中央摆着一个半人高的错金蟠兽香炉,下铺团花织毯,中间有一道落地花鸟屏风隔开两边。

    公孙琢玉左右看了一圈,最后将目光投向了那扇屏风,对着后面试探性的出声道“司公?”

    杜陵春捏着茶盏,闻言掀了掀眼皮,一听见公孙琢玉的声音,难免想起上次的事,又咣一声将茶盖扔了回去。

    杜陵春从椅子上起身,衣袍下摆拂过地面,带起丝绸特有的轻响。他走到屏风面前,然后顿住了脚步,却是阴恻恻的问道“公孙琢玉,你可知罪?”

    公孙琢玉站在屏风后面,闻言一愣,脑海中立刻飞速回想自己哪里得罪过杜陵春,答案却是没有的。只除了……除了上次做梦……

    公孙琢玉不能想那个梦,一想耳朵就开始发烧。他不自觉捏了捏耳垂,隔着屏风道“司公,下……下官不知何处犯了错……”

    杜陵春透过屏风的镂空暗纹,见公孙琢玉急的汗都冒出来了。心想这人方才在聚贤阁与那书生辩驳之时不还伶牙俐齿的么,怎么一到了自己面前,反倒笨嘴拙舌起来。

    一片静默。

    “……”

    杜陵春垂下眼眸,语气听不出喜怒“你上次做了什么,自己心里不清楚么?”

    公孙琢玉更懵了,他就帮杜陵春换了个衣服,什么都没做呀。这下也忍不住了,直接从屏风后面探出小脑袋“司公,下官只给您换了衣裳,可没做别的。”

    他不知道,“换衣服”三个字就已经在杜陵春的雷区疯狂蹦迪了。

    杜陵春瞪眼“混账,你还敢再提!”

    他不知为何,一想起公孙琢玉很可能瞧见什么不该瞧的丑陋伤疤,指尖都颤了两颤。说不清是愤怒还是难堪,身形僵到连动一下都困难。

    公孙琢玉立刻举手投降,乖乖闭嘴“不提了不提了。”

    杜陵春对着他那幅无辜模样,脾气怎么都发不出来。干脆拂袖转身,静默着不言语了。片刻后才意识到自己刚才情绪过激,实在不是拉拢人的态度。

    杜陵春缓了缓语气“何时到的京城?”

    公孙琢玉打蛇随棍上“回司公,今早入的京。”

    杜陵春看了眼外间的天色,已经午时了,微微皱眉“为何不来找我?”

    公孙琢玉摸了摸鼻尖“原打算先找个落脚的地方,再来拜访司公的。”

    不知是不是错觉,杜陵春似乎比在江州的时候清减了一点,本就阴柔的相貌愈发显得单薄起来,不似寻常男子阳刚。

    杜陵春听见他的解释,心情稍好了些,挑眉问道“找落脚的地方?难道司公府容不下公孙大人这尊大佛?”

    公孙琢玉闻言乐的眉开眼笑,心想我就等你这句话呢,上前一步道“那便有劳司公,下官叨扰了。”

    他是正儿八经的男子,身形颀长健壮,靠近时,气息将杜陵春整个人包裹起来,极具攻击性。杜陵春僵了僵,有心想避开,却不知为何,怎么都迈不开步子。

    宫中太监虽去了势,可大多也只爱女子,少有断袖之癖。杜陵春一直对男女之事无心,却也从未想过自己有那方面的癖好。可每每对着公孙琢玉,又不确定了起来。

    杜陵春在书桌后落座,不动声色拉开二人间的距离,细长的眉头紧锁,干脆说起了另外一件事“你可知陛下为何召你入京?”

    公孙琢玉道“略有耳闻,朝中无故死了三名要员,陛下想让我等查清真相。”

    杜陵春却道“这只是其一。”

    他说这话时,语气带了些咬牙切齿,缓缓摩挲着指尖“京兆尹无故被杀,他的位置便空悬了起来。我本想奏明圣上,将你从江州调来顶替他的位置,可谁曾想严复那个老狐狸横插一脚,说你资历尚浅,还需历练,直接驳了回去。”

    啊?

    公孙琢玉心想自己也太惨了吧,到嘴的肥肉还没吃就飞了?严复忒不是东西!

    杜陵春仿佛看出他的想法,出声道“你也不必忧虑,暂且先留在京城,协助查案,我迟早会将你推上去。”

    公孙琢玉虽然破了那么两件案子,但那都是平头老百姓。这宗案件却牵扯到朝廷官员,背后必不简单,他也不敢打包票一定能查出来,下意识看了眼杜陵春“那若是下官查不出来……”

    杜陵春抬眼“查不出来便查不出来,本司公还能吃了你不成?”

    这话又说的没有道理起来。他既然想拉拢公孙琢玉,自然是看中其才能,如果连案子都查不出来,对方就成了无用棋子,自不必再费心培养。

    但杜陵春全然没发现,他想让公孙琢玉平步青云的念头,已然大过想让对方给自己带来臂助的念头。

    公孙琢玉笑了笑“下官必不让司公失望。”

    杜陵春推举自己,严复推举唐飞霜。倘若到时候公孙琢玉查不出真相,岂不连带着杜陵春也跟着丢脸,在严复面前抬不起头来。

    公孙琢玉思及此处,不由得问道“那死的三人可有详细卷宗?”

    杜陵春早知他会如此问,将手边一摞纸递给了他“这是刑部的卷宗,你自己且瞧着,待那唐飞霜入京之后,你们便要一同面见圣上,共查此案。”

    第一个死的人乃是凉州刺史董千里。他回京述职途中在客栈落脚,谁料翌日清早便被发现惨死于床上,面皮被人完整的剥了下来,整个人倒在血泊之中。

    旁边的桌案上有凶手留下的一张纸,据打扫的丫鬟说,是董千里死前一夜,不知被谁送来的。

    那纸上写着一首诗,乃是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公孙琢玉看到此处,觉得有点意思,将卷宗继续往后翻了翻。

    第二个死的人乃是户部侍郎郭寒。他夜间去青楼召妓之时,被凶手暗杀在花魁的香闺里,整个人从腰那里断做了两截,肠子流了一地。

    他同样在死前一天,莫名其妙收到了凶手留下的一张纸,纸上的诗乃是秦观的《千秋岁水边沙外》上半阙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公孙琢玉看到此处,已经发现了什么,但为了确认什么,继续又往后翻看了一页。

    第三名死者乃是京兆尹楚连江,他被凶手挖去双眼,尸体吊悬于衙门大堂之上,惊堂木下压着一张纸,诗是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公孙琢玉看向杜陵春“这凶手实在猖狂了些。”

    杜陵春微微挑眉“你瞧出什么来了?”

    公孙琢玉笑了笑“下官以为,这凶手是个爱读书的人,只是尚未见到尸体证物,下官也不好随意判定。”

    目前死了三个朝廷当官的,且死前凶手都会特意送一张带有他们姓名的诗来,某种意义上来看,这个凶手武功高强,且性格狂妄,似乎在明晃晃讥笑朝廷的无能。

    连环杀人案,下一个收到诗词的人,便是他要动手的目标。可想而知,朝中文武百官人心惶惶,生怕自己被卷了进去。

    杜陵春自然是想让公孙琢玉多知道一点消息的,免得被那个劳什子的唐飞霜捷足先登“明日我带你去刑部走一趟,那三人的尸体便停在那里,你想如何查便如何查,有我在,旁人不敢多言。”

    公孙琢玉心想这就是有靠山的感觉吗,他不动声色打量着杜陵春雌雄莫辨的眉眼,而后笑了笑,却是说了一句不相关的话“司公好似瘦了些……”

    声音低沉关切,竟不似从前轻浮。

    杜陵春闻言下意识抬眼,猝不及防对上他的视线,手一抖,差点将茶盏砸了。公孙琢玉眼疾手快按住茶盏,而后放稳在他手中,低声道“司公当心。”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