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榜下贵婿 > 第114章 革职
点此章节报错
    雨夜湿沉,  细密的雨声敲打在车厢顶上,车内也是一股潮湿气,让人不舒服。

    陆徜与明舒分坐两边,  中间隔着一个人的距离。陆徜正襟安坐,只是侧头望着明舒,  她双手抱胸,  微微蜷着身体倚在车厢壁上,目光直落地面,  再也没了从前意兴盎然的精神头。

    “明舒,  那晚在水仙庵,除了周秀清和高仕才外,  你真的没有其他发现吗?”陆徜的声音打破逼仄空间的沉默。

    明舒握紧了拳头,  却未望向他,  很干脆地回答“没有!”

    “可是刚才在屋里,你不是这么说的。”陆徜并没忘记自己问起此事时她的反应,  当时他见她情绪失控并未追问,  可眼下她果断的回答,  由不得他生疑。

    “我当时说什么了?”明舒反问。

    “你说了‘不过’……”陆徜道。这是个转折,但她最终没有将转折说出来。

    “我想岔了而已。”明舒别开头闭上眼,不再搭理他。

    车里又恢复沉默,只剩雨水敲打车厢与车轱辘的声响。明舒疲倦万分,  想逼自己睡个觉养精蓄锐,  然而这觉始终没能睡着。

    闭上眼,就是那些她不曾见过的画面,藉着想象铺天盖地的淹过来,  最终定格成简金海死不瞑目的脸庞。

    “啊——”

    她尖叫着睁眼。

    “明舒,  怎么了?”陆徜不知何时已经坐到她身边,  听到她的尖叫忙转身问道。

    她目光里的惊恐过了片刻才渐渐消退,只剩下满头的汗。

    “是不是做噩梦了?”陆徜想握住她颤抖的手。

    马车外传来曹海让停马车的声音,明舒没让陆徜握住自己的手,她拭了拭额上的汗,道“到大相国寺了?”

    陆徜点点头,起身探出车厢。

    “地上湿滑,慢点下来。”他先下马车,再伸手扶她。

    明舒道了声“多谢”却没扶他的手,自己提裙跳下马车,径直走进大相国寺去,连伞也没打。陆徜不及多想,拿起伞追上去。

    ————

    出了火烧禅台与两桩人命,大相国寺早就被禁卫军严密包围,百姓们都已散去,无关紧要的外人进不来,与盂兰盆节那天的热闹相比,偌大寺院显得格外空寂,再加上下了一天的雨,又添萧瑟。

    陆徜与明舒被带到了北厢房见三皇子与魏卓,宋清沼与应寻等人也都还留在寺中,并未离去。

    见到陆徜和明舒,三皇子和魏卓明显神情一松。在他们来之前,宋清沼与应寻已将普渡会上发生的事并卢家的案子详细说明了一遍。

    现下两案已并案审理。

    简单行过礼,明舒先开□□代唐离之死与卢家的案子,她是唯一一个在唐离死前和此人打过交道的,没人比她更清楚这其中的来龙去脉。

    等明舒将事件完整陈禀结束,宋清沼才补充道“我能证明明舒之言。我赶到之时,谢熙与唐离气息尚未断绝,确是谢熙存着同归于尽之意下的杀手。”语毕他又低声一叹,“其实离开松灵书院,革除参加科举的资格又被贬为庶民后,谢熙已一蹶不振,终日藉酒消愁,再加上唐离利用他后离开的打击,他整个人都……平时除了他母亲接济些银钱外,偶尔几个好友也会去看看他,但他很少见人。其实我前些日子刚去探望过他,他的精神已经不太对劲,照顾他的书童说,他每天都神神秘秘出门,从不让人跟随,也不知在外做什么,回来之后会躲在屋内将房中东西砸得粉碎。我想……他那个时候起就在跟踪唐离了,昨夜发生的事,并非他临时起意。”

    说完他看了眼明舒,复又开口“不过也好在他的出现,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事后我查过西禅房,有人在禅房内的香炉中动了手脚,当时在厢房内休憩的人均都被迷晕,尤其卢家与当年和苏家案有牵连的几府,甚至被锁在内室里,如果点燃屋后的草料,根本来不及救出。”

    想起此事,就连宋清沼也是一阵后怕。他母亲当时也在禅房内,他去的时候,许氏只说有些头晕,当时他只当是母亲劳累过度所致,故也没有打挠,只让许氏继续休息,他则出了禅房。

    “也幸好能及时阻止放灯仪式,那批孔明灯确有问题,有半数以上动过手脚,恐怕飞到一半就要坠落,按当日风向掉落西禅房的可能性很大,到时引发火灾就是一场意外。”应寻道。

    这应该是唐离最初的打算,但靠孔明灯始终不能保证万无一失,所以唐离亲临现场,打算如果孔明灯的计划没有成功,就改成人为纵火。

    “荒唐!简直荒唐!为了一己私仇,竟然设下如此计殃及无辜!”三皇子听完不由拍案而起,震怒道。

    魏卓倒是冷静,又问“按你们所说,禅台之事,也是出自她的手笔?”

    “我来说吧。”陆徜接口道,将自己受唐离威胁,劝服三皇子将计就计之事和盘托出。

    “她想借她投靠之人的力量报仇,势必要替那人出力,否则那人岂肯将力量借予唐离。威肋陆大人,让三殿下登禅台,既是她用以取信那人的计策,也是她报仇的手段,毕竟如果殿下真在禅台发生意外,卢家也难辞其咎。她的布置,一箭三雕,是要将卢家赶尽杀绝罢了。”

    “可周秀清怎么又在他们手里?难道他们也与那桩案子有所牵联?”

    “应该没有。”回答这个问题的,是明舒。

    众人俱是一愣,而后望向明舒。

    “明舒想起来了。”陆徜轻道。

    众人皆大感诧异,难怪今夜的明舒与平时不同。

    她进屋这么久,连一个笑都没露出过。

    “明舒谢过三殿下、殿帅以及诸位对简家案的关心。”明舒说着向众人行了个礼,才又缓缓开口,“简家的案子应该与唐离投靠的那位没有关系,否则那位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任周秀清活到现在,还险些将这个重要证人送到我们手中。”

    若豫王牵联进简家劫案,他第一件要做的事是灭口而非用以威胁陆徜,因为对真凶来说,周秀清的存在才是最大的威胁。

    虽然没有一个人指明豫王,但所有人皆心中有数。

    “嗯,我认同明舒看法。”陆徜附言道,“三殿下接手开封府对那位已构成极大威胁,而简家的案子又是三殿下亲自向圣人陈情后接到的第一桩要案,若是办得好,自能立威树信,那位……想要阻拦也不足为奇。”

    阻拦赵景然立功最好的办法,自然就是搅浑这滩水。

    所以宋清沼的人才会在江宁遇到豫王手下,恐怕就是豫王得到风声后派入江宁的探子,再借陆徜之手,于京城外抢走周秀清,把这桩案搅得越发复杂。

    “当日明舒遇刺之事,料来也是因为那位将明舒的存在告诉高仕才的。高仕才做为主凶之一,知道明舒还活着,生恐罪行败露,狗急跳墙派人入京行刺。”

    这是当初陆徜最迷惑的地方,就算他派去江宁的人打草惊蛇,但其中未涉明舒,高仕才不可能那么快得知明舒躲在京城且又是状元的妹妹,当时他亦疑心高仕才京中有靠,但现在看来,却并非这么一回事。豫王也没那么长的手,能伸到江宁去。

    只是已经无法确定在这件事上,唐离参与了几分,是她的主意还是那位的主意了,但后来发生的一连串事情,肯定出自唐离之手。

    “如此说来,这两桩案子与简家劫案并无关系,那简家案的凶手……”赵景然蹙眉望向明舒。

    魏卓与宋清沼也同时望向明舒。

    明舒淡淡开口“对不起,那天晚上,我只看到高仕才和周秀清,没有看到其他人,也没听到第三个名字。”

    她声音刚落,就见赵景然眼现失望。

    陆徜心中却是一痛,只道“你没对不起谁,这并非你的错。”

    “明舒,案子查下去总能水落石出,这条路不通咱们再找其他路。”宋清沼亦温声劝慰道。

    魏卓沉声道“丫头,放心吧,我们会找出真凶,还你家一个公道。”

    “谢谢。”明舒垂头道。

    赵景然也待劝她两句,却忽闻外面有人传话,竟是圣人派内侍出宫,传召他入宫问话。

    “三殿下先回吧,这里交给我了。”魏卓抱拳道。

    圣人传召,自不敢耽搁,赵景然整了整衣襟,带着人匆匆离去。陆徜目送他离开,才向魏卓开口“魏叔,谋害三皇子的证据可找到?”

    虽然与简家案没有关联,但是谋害三皇子却是板上钉钉的事,总能揪出凶嫌来。

    怎料魏卓却摇了头“禅台被大火烧得干净,你说的禅台被人动过手脚会致人坠落的证据虽然已经找不到,但工部那边的排查倒是揪出了动手脚的凶徒。是负责搭建禅台的木匠,有人买通他在榫卯上动过手脚,可他只能指证是柳婉儿所为。”

    “那柳婉儿呢?”

    “已经审问过柳婉儿,不过此人非同常人,用了刑依旧咬紧上线是唐离,再无其他人,一切皆听唐离之命行事,可唐离已死,死无对证,唯一能够说明问题的,就是唐离曾出入于那位身边,但她也未得姬妾位份,很难直接指证。”魏卓道。

    “魏叔,可审过柳婉儿?禅台的那场火,是她安排的吗?”明舒忽然道。

    魏卓摇头“她只承认禅台动过手脚,但那场火她死也不肯承认,我亦审问过寺中僧人,并无疑点。那天能进禅台附近的人员,全由禁卫军一早查验过身份,确认没问题后才放入的,外人严禁入内,出问题的可能性也不大。”

    那场火,看起来确实像个意外。

    明舒垂下了头,并没反驳。

    那天到后来,出现了例外,不是吗?

    ————

    天越来越暗沉,雨也越下越大,哗哗雨声不绝于耳。

    一场案件分析耗尽众人心神,天将明时分才到寺内厢房暂做休憩。

    似乎没过多久,天就亮了,雨声也停了,只剩屋檐的落水,滴滴答答。

    陆徜只闭眼睡了一个时辰就醒来,披衣出屋时,院落中只有几个僧人正在洒扫。明舒的房门紧闭着,也不知昨晚是如何度过的。他在院中停顿片刻,往大雄宝殿走去。

    寺院内的日子并没因为这些事的发生而有所变化,僧人们的早课照常,陆徜踏进宝殿外的空庭时,早课结束的钟声正沉沉撞响。

    烧毁的禅台架子还未清走,四周的狼藉仍保留着当日模样,陆徜沿着四周走了一圈,最后踏上宝殿西侧的阁楼。

    阁楼有两层,二层外有眺望风景的长廊,是那天魏卓用来居高监守全场的地方,陆徜走到长廊上,一阵风迎面吹来,刮得他鬓发纷飞。

    他扶栏远眺,在这里站了约近半个时辰,才从上面下来,慢慢又踱回厢房,才刚走到禅院外,便与宫中传旨的内侍迎面撞上。

    “开封府少尹陆徜接旨……”

    旨意是圣人今早刚下的——假扮皇子登上禅台,亵渎神明,又有欺君之嫌,即日革除少尹之职……

    “臣领旨,谢恩。”陆徜跪接。

    起身之后,那内持拍拍他的肩膀,留了句“好自为知”便离去,陆徜面上无异,转头却见明舒的屋门已敞,她正扶门静静望来。

    十载寒窗才换这出人头地的机会,他本该仕途平坦,不该……不该是这个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