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榜下贵婿 > 第32章 嫉妒
点此章节报错
    陆徜的要求,  明舒应得十分爽快。

    过分干脆的“好”字反而让陆徜蹙了眉——连一点犹豫和挣扎都没有?她这心思着实叫人有些摸不着。

    就在陆徜困惑的时候,明舒也对着他的耳朵悄悄开了口。

    气息过耳,很惹遐想,  然而她的话却不咋好听“阿兄,  你是不是嫉妒宋清沼?”

    陆徜陡然一震,忽有种被人戳穿混沌懵懂心思的错觉。

    “阿兄!”明舒语重心长地拍上阿兄的背,“你别嫉妒他,  虽然他在金榜热门排行上是榜首,但春闱可是拼真本事的地方,我阿兄定能夺魁,  现在这些都是虚名,咱不要也罢!”

    她说完,就发现陆徜定定看着自己。

    怎么?她脸上又有饭粒?

    “阿兄?”她摸摸脸,唤他。

    明舒没有等来陆徜的回答,  却等来他低低的笑声。

    陆徜抚着头,勾了唇,眉目俱弯,  也不知在笑什么。

    明舒疑惑非常,  不过……陆徜该多笑笑的,  他一笑,像初夏煦阳,能照得人心头温暖。

    “快吃,吃完带你去见个人。”陆徜坐回去,催道。

    “见谁?”明舒好奇问。

    “能让你留在书院的人。”

    ————

    午后的书院阳光明媚,翠色满眼,  微风徐来,  格外惬意舒坦。

    但眼下站在庭院里的人却并不惬意。

    年过四旬的妇人,  穿茶青的褙子,盘着光洁的发髻,面容富态,此刻却是着急上火地在庭院里对着身边的嬷嬷道“年前允了新柳的探亲,她到现在还没回来,上个月柱子要娶亲,又允了他一个月的时间回去娶媳妇,院里杂役人手本就不够,现在可好,秋云又病倒,过两天三殿下与尚书令将同临书院,可院中人手不足,连个端茶倒水的人都挑不出!”

    “可眼下火急火燎的要挑人本就不容易,三殿下驾临,万一再挑中些不干净的惹出什么变故,咱们书院也承担不起。”旁边的老嬷嬷跟着发愁。

    “可不是这个理儿,愁死我了。”妇人又道。

    明舒跟着陆徜踏进这处两进的小宅院时,听到的就这句话。

    这是松灵书院的徐严山长在书院内的住处,山长管着书院外务,这内务就交给他夫人何氏负责,说话这人,正是何氏。

    何氏的话虽然夸张了些,书院内端茶倒水的人还是有的,但来的都是大人物,那点人手恐怕不能周全。

    “师娘。”陆徜的声音响起。

    何氏转头,一见陆徜,脸上的焦急暂收,换作慈爱“陆徜?你怎么来这儿?”

    她对陆徜很熟。虽然书院内也不乏贫苦困顿的孩子,但像陆徜这般家境排在倒数,却从不遮掩,坦然面对的就这么一个。为了生计他一边读书一边找差使,连徐严都感叹过几次,何氏心里是极怜爱他的。

    “今日听山长说,师娘正为书院人手不足之事烦心,学生想着或可替师娘分忧。”陆徜拱手说明来意。

    “哦?”何氏一听大喜,这可真是瞌睡送枕头,来得正是时候。

    “师娘好。”明舒马上唤人。

    “这位是……”

    “我妹妹,陆明舒,今日来书院给我送衣裳。若是师娘不嫌弃,可以让她在书院帮衬几日。”陆徜又道。

    何氏见了明舒眼睛就亮了,上上下下打量了数眼才夸道“你们母亲真是好福气,竟生了两个这般出色的儿女,叫人好生羡慕。”

    “师娘过奖了,学生愧受。舍妹顽劣,在家总是调皮捣乱……”

    “我哪有?”明舒不满了。

    陆徜微微一笑“不过母亲就这一个女儿,学生就这一个妹妹,在家时也都是惯着的,平素很少让她做重活,但端茶递水这些活计,还是可以的,就不知能否入师娘的眼。”

    何氏掩唇一笑“陆徜啊陆徜,平素瞧你不苟言笑,还道你是个冷面冷心的,原来竟是我瞧错了。你这心啊……可一点也不冷。又想让你妹妹在书院接活儿,又不想她受累?”

    被何氏一下揭穿,陆徜也没替自己辩解,只微垂了头,一副任由长辈教训的乖模样。

    明舒看得咋舌——这哪还是她认识的兄长?这么乖?这么腼腆?是被邪灵附身了吧?

    怪不得这书院有点年纪的人都喜欢他,这模样的陆徜,搁谁谁不心疼?

    “行了,我晓得。书院本来也没什么粗重的活,你妹妹这么水灵的姑娘,我也不舍得让她干重活,主要就是三殿下与陆大人来的那日,她可得机伶些。”何氏便道。

    “陆大人?”陆徜疑惑,他只知道三殿下会来。

    “嗯,尚书令陆文瀚陆大人。这届春闱,圣人虽然交由三殿下主持,但主要还是由礼部负责,所以这次二人会同行。”何氏解释道。

    每一届的会试,上位者都会照例巡察京师各大知名书院,一为考生鼓气,二也为看看这届考生的资质。松灵作为大安最出名的书院,迎来自然是最尊贵的人。

    明舒捂了嘴——三殿下?那岂不是殷淑君传说中的夫婿人选?皇帝的儿子啊?尚书令?统领六部的老大?果然是大人物!她觉得这趟书院没白来,就算查不出谢熙的事,能和大人物这么近距离接触她也赚到了。

    “这两天明舒就跟着林大娘熟悉一下环境,林大娘,你教教她。”那边何氏已经定下留用明舒,吩咐了两句,又向明舒道,“对了,明舒丫头,还有一事需与你说清。书院内多为男子,又有马上赴试的举子,不可分心,你……”

    何氏的话说得委婉了,书院多为血气方刚的年轻男子,为了避免发生些不可说的问题,书院除了谢绝家属外的女客到访,院中招收的女子,也多为上了年纪的妇人亦或面容平平的姑娘,从没招过像明舒这样花容月貌的女子。

    “师娘放心,明舒晓得。明舒会跟着林大娘,不会乱跑。”明舒一下子听出何氏的言外之意。

    对于她的领悟力,何氏很满意,又道“恐怕还得委屈你一下,这几日不能像普通姑娘家那样打扮自己了。”

    “没问题。”明舒一口应下。

    何氏点点头,吩咐林大娘“给她找一套书童的衣裳换上吧。”

    林大娘应下,带着明舒离开。

    这厢何氏还拉着陆徜说话“好孩子,你可是帮了我大忙。对了,你这妹妹今年多大了?”

    “十八了。”陆徜道。

    “正值婚龄,可许了人家?”何氏温和问道。

    “不曾。”陆徜一语刚出,马上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抬眼望去——

    果然,师娘两眼放光。

    松灵书院的师娘,除了照管书院内务外,还有一个最大的爱好,给人做媒。

    “甚好甚好。”何氏笑得无比慈爱。

    陆徜忽然想抽自己嘴巴。

    那边忽然传来一声清脆叫唤。

    “阿兄,师娘。”有人从廊下飞奔而来,很快跑到陆徜身边。

    陆徜定睛望去,瞳孔不可察地一缩。

    明舒已换作书童打扮,简便的碧色束腰交领衣裳,头发全都梳成发髻藏进头巾中,清爽的模样叫人眼前一亮。

    其实……这打扮并没掩盖她的美貌,反而衬出了别样味道来。

    ————

    明舒在书院走马上任书童一职,是第二天的事。头一天何师娘虽然定下她,但她还是回了趟胜民坊,把事情交代清楚,翌日一早才又赶回书院,换上衣裳正式跟着林大娘熟悉书院环境。

    她先前进来时走的都是一条路走到底,并没真正逛过松灵书院,但实际上松灵书院很大,依山而建环境清幽,是让人潜心读书的好地方。东面是传经授学的教学地与孔圣庙,教学区分了三处院落,之三处院落所司之教责皆不相同,一众学子的寝屋则在南面的玉松馆里,大多是二人或四人一屋,不过即将赴试的举子不在其中,他们住在单独开辟出的寝屋区,因被翠竹环绕,故唤作竹林境。除此之外,书院西面有藏书阁与客舍,北面则是饭堂、内务处并院内诸杂役的居住地。

    余下的地方,就是依山而建的园林景观,其中不乏各种轩榭台阁,平时大多都开放着以供学子寻地读书。

    林大娘替何师娘管着书院里的大半杂务,譬如饭堂食材采买、院中各处耗材补充、院中学子寝屋里生活必需品的分发等等,每天忙碌得不行,在松灵书院东西南北到处跑,明舒跟着她跑了一下午,才堪堪摸清松灵书院的地形。

    “丫头,你在纸头写写画画什么?”跑了大半天,林大娘累得坐在路边石头上歇脚,看着明舒一路写写画画,觉得稀罕。

    “画的书院布局图。”明舒就将小本子往林大娘眼前一摊。

    看图还成,看那密密麻麻的蝇头小字,林大娘可吃不消,当下把小本本一推“你画这做啥?”

    “书院这么大,规矩也多,我又不像大娘这般对书院各处了若指掌,闭着眼都识路,这不是怕自己走错了路,耽搁事情不说,万一跑到什么不能跑的地方,岂不是坏事?我可记着林大娘的教诲呢,教学区没有吩咐不能进入,玉松馆和竹灵境我是万万不能进的!再说了,过几日三殿下和陆大人来,我也不能拉书院后腿,万一殿下要个茶,我却送错地方,那不是糟糕。”明舒笑着道。竹灵境她做为陆徜妹妹的时候进过,但现在既然成了书院小书童,就不能再进了。

    这半解释半恭维的话让林大娘一听就笑开“你这丫头,吃过仙丹?小嘴可真能说,跟你那阿兄可太不一样了。”

    明舒“嘿嘿”一笑,扶林大娘站起,往最后一个目的地走去。

    因为明舒识字懂数,第一天林大娘便安排她清点新到的一批文房四宝入库事宜,这些事对别人来说可能有点困难,但对明舒而言却是轻松活,不到半个时辰,所有笔墨纸砚就清点妥当,造册完毕,逐一存入书院库房中,喜得林大娘又把明舒一通夸。

    头一天就这么过去,明舒既没见着陆徜,也没遇上谢熙。

    不过,她不急。

    ————

    白天一切顺利,到了夜里却不顺了。

    给明舒安排的房间,是与灶上的马大娘一个屋。马大娘人倒是没什么,就是有个让明舒头疼的毛病——夜里睡觉打鼾。

    书院四周又格外清静,愈发显得那鼾声打雷一样,明舒在床上翻来覆去地难以入眠,想着自己要适应这里的生活,恐怕还得费些功夫了。

    就这么折腾了半宿,她才迷迷糊糊眯了一会,就又被马大娘起身的动静吵醒。

    马大娘管着灶,寅时末必需起来给全院人生火做饭。

    明舒又躺了半个时辰,再难入睡,索性也起身更衣洗漱。等她伸着懒腰出门时,天色已经微亮。一夜未得好眠,她本困倦,但叫山间晨风一吹,又清醒几分。这时辰书院还很安静,只有饭堂的厨房升起袅袅炊烟,明舒无处可去,就去了灶间。

    马大娘知道自己的臭毛病,见她这么早出现在这里,料想是昨晚被自己吵到了,于是给她打了满满一碗刚煮好的粥,又拿了个新蒸出的鲜笋包子。

    明舒道谢接下,用粥捂着手出了饭堂,走了几到饭堂附近的松石坐下,一边小口啜饮热粥,一边欣赏天光微熹的书院。

    只是一个包子还没吃完,附近就响起一阵脚步声,这脚步声由远及近,很快到了离明舒最近的卵石道上。

    明舒放下手上的东西,纳闷地朝前走了两步——这大清早的谁在这里跑步?

    还没等她记起书院有晨跑的规矩,微熹的晨光中已经跑出一行十多个少年。

    明舒震愕站在原地,连嘴里咬的那口包子都忘记要吞下。

    她活了十多年,应该是没见过这样的阵仗。

    十多个年岁相当的少年穿着一色的薄劲装,迎风跑来,匆促的脚步声内还伴随着喘息、说笑、抱怨等各种声音,像清晨这束阳光,活力十足。

    明舒惊愕过后,很快往后藏去——这要是撞见,怕不尴尬死?

    所幸她本就站在卵石道旁的树下,并不打眼,少年们看到是个书童,却没注意她的模样,嘻嘻哈哈地跑了过去,只有领跑的那人突然间慢下速度,倒退了几步,停在撞见明舒的地方。

    宋清沼抹着额上的汗,觉得自己产了幻觉。

    陆徜的妹妹不是前日已经离开书院,为何大清早却会出现在此,还作书童的打扮。

    明舒差点被包子噎死,和宋清沼大眼小眼对瞪了片刻,宋清沼率先回神,道“陆娘子?真是你?你……”

    明舒咽下包子,目光冰冷地撇开头,鼻中似乎还“哼”了声。

    宋清沼被她的态度弄得莫名非常,头两次见面她尚有笑颜,这回再见,她就跟看到仇人似的,莫非……那日他态度过激,惹怒了她?

    明舒已经往来路走,边走边在心里哭。

    答应了阿兄离宋清沼远点,她说到做到,这表现应该过得了阿兄那关吧?

    队伍已经跑远,明舒也走得不见身影,宋清沼满腹疑问地转回身。

    身后,有双虎视眈眈的眼。

    陆徜就站在那里,盯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