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小说网 > 女生小说 > 李水李信 > 第七百七十三章 咸阳亚富,非同凡响
点此章节报错
    议政殿外,群臣正在聊天。

    “廷尉大人,你这个月用了多少电费啊。”有个朝臣说道。

    “唉,挺多的,足足用了五镒金。”李斯唉声叹气的说道。

    那朝臣点了点头“我也差不多,用了六镒金。本来我是想节省着用的,但是我那几个不成器的儿女,用的太多了。”

    “这电灯是个稀罕物,他们便整夜整夜的开着,怎么责骂都不听。唉……”

    朝臣们都感慨不已,唯淳于越站在不远处,不知道在想着些什么。

    这时候,有人问道“淳于博士,你用了多少电费啊。”

    淳于越微微一笑“也没有多少,和诸位差不多。”

    李斯好奇的问道“不知道淳于博士,用了多少电费?和我们差不多,到底是多少?”

    淳于越说道“我用了五百镒金的电费。”

    李斯大吃了一惊“五百镒金?”

    其他的朝臣都凑了过来,一脸惊讶的看着他“五百镒金?太坑了吧?”

    “淳于博士不是槐谷子的姐丈吗?他一点优惠都不给吗?”

    “好像不仅没有优惠,而且还比其他人贵了不少吧?”

    “诸位有人花了五百镒金吗?”

    “没有,没有,十分之一都不到啊。”

    众人都一脸同情的看着淳于越。

    有个朝臣走过来,对淳于越说道“淳于博士,下官最近在商君别院上夜校,对这物理一课,颇有心得。”

    “要不要下官帮你看看电表?或许电表上面被人动了手脚。”

    淳于越哦了一声,说道“那倒也不必了。电表应该没问题。”

    朝臣们都纷纷关心的说道“怎么会没有问题呢?淳于博士,你开了几盏灯?”

    淳于越想了想,说道“或许……有近千盏电灯吧。”

    朝臣“……”

    李斯惊讶了很久,然后幽幽的说“博士,你不担心被亮瞎了眼吗?”

    淳于越干咳了一声,说道“那倒也不会。因为宅院比较多,而且淳于旅社,也需要电灯。咸阳城的几间旅社,我做了一个试点,看看装上电灯效果怎么样。”

    “这样一来二去,电费就比较高了。”

    朝臣“……”

    行吧,人家是有钱人。现在大家无话可说了,除了羡慕嫉妒恨,已经没有别的情绪了。

    李斯强迫自己恢复理智,然后寒暄着说道“这些电费,对我们来说,是太多了,但是对于淳于博士来说,好像也无所谓哈哈。毕竟是咸阳城中的亚富。”

    淳于越叹了口气,说道“得不偿失,得不偿失啊。这些钱,花的有点冤枉了。”

    众人一听这话,心里顿时平衡了很多。连淳于越都觉得亏了,那大家的小亏就不怎么算亏了。

    李斯微笑着说道“那以后……淳于博士不打算用电灯了?”

    淳于越说道“那倒不是。”

    朝臣们都一脸惊奇的看着淳于越“那淳于博士,打算怎么做?”

    淳于越哦了一声,说道“我是突然发现,给人家供电挺挣钱的。所以参与了商君别院的投资,在咸阳附近建了电厂。”

    朝臣“……”

    他们心里现在更酸了。

    人家觉得电费贵,就发现了商机,然后投资发电厂,这样的大手笔,不是随便一个人就有的啊。

    李斯深吸了一口气,强行压下去酸葡萄的心理。

    他干笑了一声,尽量用轻松调侃的语气说“其实电话费也挺贵的,不知道淳于博士有没有投资电话厂。”

    淳于越哦了一声,然后好奇的问“电话费贵吗?”

    随后,大家更酸了。

    …………

    “唉,好好的一个平价旅馆,搞什么电灯?”冯去力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

    身边一个小仆役说道“这电灯,倒是挺好玩的。”

    冯去力嗯了一声“是挺好玩的。不过衣食住行,我们的事业才是最重要的。”

    小仆役点了点头,深以为然的说道“那是自然。”

    这个小仆役名字叫冯乙。

    冯乙,和冯甲没有任何关系。

    冯乙之前在冯府中是个最不入流的小杂役,任人欺负的角色。

    这一次冯府倒塌的时候,所有人都逃走了,而冯乙没有走。

    于是,冯去力给他起名叫冯乙,并且让他跟着自己。

    冯去力,现在没有官职了,但是至少还有制衣的事业。

    虽然冯去力还欠了很多钱,但是这些债不着急,只要生意做的顺利,总能还上的。

    今天冯去力打算带着冯乙去外地考察,看看羊毛产地的情况,他们打算出一批精品,用最好的羊毛,制作一批最好的羊毛衫。

    所以……他们又到了淳于越的旅社。

    在这里住了一晚上之后,冯去力有些感慨的说道“故地重游,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啊。”

    第二天一早,两个人退了房,然后去了养殖场。

    在养殖场,他们见到了规范化大生产的羊。

    能够遮风挡雨的旅社,精心配制的饲料。

    冯去力还看到了一张张洗干净的羊皮。

    他正看的津津有味的时候,忽然有个熟悉的身影从旁边经过。

    冯去力看了一眼,然后犹犹豫豫的叫了一声“王丞相?”

    那人的身子一震,转过身来,也看向冯去力。

    他盯着冯去力看了一会,然后缓缓的说道“御史大夫,想不到在这里能看到你。”

    大秦的丞相和御史大夫,在这里相遇了。

    冯去力苦笑了一声,对王绾说道“我现在已经不是御史大夫了。”

    王绾也苦笑了一声,说道“我现在也不是丞相了。”

    王绾说道“我是被槐谷子害成这样的,不知道御史大夫是被谁害成这样的。”

    冯去力说道“这不是巧了吗?我也是被槐谷子害成这样的。”

    随后,两个人相对无言,唯有苦笑而已。

    冯去力叹了口气,对王绾说道“丞相怎么到了这里?”

    王绾说道“我丢了官职之后,商君别院却没有放过我。昔日我曾经在商君别院借款,现在那些欠款都找上门来了。”

    “而且我丢了官职,没有了稳定的俸禄,那些匠户说什么,说我的信用等级降低了,要我尽快还款。”

    “万般无奈之下,我只能拿出为数不多钱财,来这里开办了一个养殖场。但愿能一帆风顺,早日把钱还上。”

    王绾感慨了两句之后,就一脸纳闷的看着冯去力“廷尉大人,又是怎么到了这里呢?”

    冯去力苦笑了一声,对王绾说道“我的情况,和丞相大人一样。”

    “我丢了官职之后,当真是一无所有了。可是已经过惯了富贵日子,骤然贫穷下来,真的是很不适应。”

    “因此,我开办了一家制衣厂,这一次是看看羊毛,考虑进货的。”

    王绾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

    忽然,他眼睛一亮,对冯去力说道“御史大夫为什么不试试我的羊毛呢?”

    冯去力说道“也对啊。丞相大人的人品,我是绝对信得过的。从此以后,羊毛衫的质量我就放心了。”

    于是,昔日的两个政敌,握手言和。

    他们聊得很开心,然后签订了合同。

    合同签订之后,王绾说道“御史大人,你稍等。”

    冯去力摇了摇头“可不要叫我御史了,惭愧,惭愧,我现在无官无职了。”

    王绾说道“那冯兄以后也不要叫我丞相了,我这心里面怪怪的。”

    冯去力也同样点了点头。

    王绾说到“冯兄,我刚才命人通知了记者,过一会我们合个影,接受一番采访如何?”

    冯去力惊讶的看着王绾“记者?为什么要通知记者?”

    王绾说道“我们两个,一个曾经是丞相,一个曾经是御史大夫,我们的身份十分高贵,这就是很好的卖点了,我们的新闻会登上头条,那时候会有一笔钱,你我二人可以平分。”

    冯去力犹豫了一下,答应了。

    毕竟,他现在很缺钱。

    冯去力这种务实的态度让王绾很开心,他感觉自己和冯去力是同一类人。

    他又对冯去力说道;“除此之外,我们两个以前是政敌,现在却握手言和,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情,那些记者会喜欢的。”

    “当然了,这不是我们真正的目的。我们真正的目的,是把我们的产品推广出去,打出名气。”

    冯去力惊讶的看着王绾“我们应该怎么做?”

    王绾微微一笑,说道“我的养殖场,叫青青草原养殖场。你的制衣厂叫……”

    冯去力说道“叫泰来。”

    王绾嗯了一声“过一会采访的时候,我们会着重介绍我们的产业。那些看报纸的人看到之后,自然而然的就记住了。”

    “从此以后,他们看到青青草原出产的羊肉、羊皮、羊毛,自然而然的就会想到。这是以前的丞相创办的,质量肯定有保证。”

    “他们看到泰来制衣的时候,就会想到,这是以前御史大夫创办的,质量肯定也有保证。”

    “如此一来,我们的生意不就越做越红火了吗?”

    冯去力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然后向王绾竖了竖大拇指“有道理,有道理,很有道理啊。”

    他问王绾“不知道王兄请的是那一份报纸的记者啊。是大秦日报,还是将军小报?”

    王绾笑了笑“报纸这东西,还得术业有专攻,我请的是农人日报。”

    冯去力惊奇的说道“农人日报?”

    王绾嗯了一声“这是北地郡创办的,起初的时候,只有北地郡有,现在已经刊行全国了,销量很不错。”

    冯去力哦了一声。

    时间不长,农人日报的两个记者来了。

    这两个记者笑眯眯的向冯去力和王绾行礼。

    王绾连忙把他们搀扶起来,笑呵呵的说道“现在老夫已经不是丞相了,是个没有官职的百姓而已,两位不必行礼了。”

    这两个记者认真的说道“二位虽然没有官职了,但是能在这样的年纪,创立一番事业,已经足以让人尊敬了。”

    王绾乐了。

    这两个记者开始问问题。

    王绾和冯去力则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认真的回答了一番。

    当然了,记者们询问的,多半是做生意的事情。而王绾和冯去力回答的,也是做生意的事情。

    这就很好了,如果记者问他们两个为什么忽然辞官不做,估计他们会很尴尬吧。

    第二天早上,农人日报印刷出来了。

    第四天早上,农人日报在咸阳城开始售卖。

    咸阳人看着上面熟悉的名字,啧啧称奇。

    其实农人日报,是面向农人的,但是今天的农人日报,有了一种别样的味道。

    在第一版的致富经板块,农人日报照样介绍了农人致富的故事。

    而这次故事的主人翁,几乎全天下的人都认识。

    曾经的丞相王绾,曾经的御史大夫冯去力。

    在农人日报中,记者深情地写道“这两位,放弃了高官厚禄,放去了优渥的生活,辞官不做,扎根乡村。为了早日将我大秦建成人间仙境,发挥余热。”

    “谁说人来了,就不能有一番作为?谁说人老了,就应该感叹人生苦短?”

    “在王绾和冯去力身上,我们看到了老年人的活力。”

    “好了,接下来我们详细解释一下,青青草原养殖场,和泰来制衣厂,是如何获得成功的。”

    “……”

    咸阳城中的百姓都看呆了。

    这……丞相和御史大夫是因为这个辞官的吗?

    李水看着报纸,连连点头“这两个人,真的是我的至交好友啊,为了响应我商贾治国的号召,竟然亲自去做生意了。人生在世,能有这样的朋友,夫复何求?”

    未央在旁边白了他一眼“这里只有咱们两个,你不用再装啦。”

    李水顿时嬉皮笑脸,嘿嘿的说道“这两个家伙,也真是脸皮厚啊,竟然接受记者的采访。”

    未央捂着嘴,笑着说道“不知道为什么,听你说别人脸皮厚,我总觉得怪怪的。”

    李水“……”

    未央这家伙,最近有点放肆啊。

    看来夫纲需要重振一下,看来家法也得用起来。

    想到这里,李水看着端庄高贵的公主,再想想昨天晚上她领家法的模样,不由得心潮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