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苏联产业园(三)(2 / 3)

归来1990 七慕晟 3773 字 2021-10-12

多小时就到车间了?哎呦,这兔子眼睛鸡窝头地样子。“大专家,你这是出什么事情了?”

“王,我写了一份清单,需要你帮助翻译一下,”他看出了王海青的疑惑:“普通的翻译人士可能看不懂,我这里面全都是专业术语。你放心,你翻译完一个人的材料,我给你10块钱,不,20块钱人民币。不过这些钱要等到给我的奖励发下来才有,你知道,我现在已经是穷光蛋了。”

我哪儿知道你那钱花哪儿去了,王殿青觉得很好笑。拿起纸来一看,却发现不得了。你这是要把riga的技术部门,以及你们莫斯科大学的材料学专家一网打尽?

没错,布林诺夫斯基把自己认识的比较厉害点儿的角色都写进来了,有些大牛估计请不来,所以他暂时没写;还有些他记不住联系方式的,也暂时没写。名单里的36位都是可行性比较大的,算是第一批次。

“还什么钱不钱的,给我两天时间吧,我帮你翻译出来,”王海青随口就答应了,自己刚来,跟苏联专家搞好关系也是应该,可是看着布林诺夫斯基眼巴巴的样子,又有些于心不忍,“哦,我今晚上加个通宵帮你完成,行了吧?到时候可不能省了一顿酒哈。”

布林诺夫斯基终于高高兴兴地走了,间接渲染得王海青也很开心。

可是很快地,王海青开心不起来了。接着第二、第三个苏联专家找来了,王海青面子薄、不好意思拒绝,可是当他答应了两晚帮忙翻译一个清单、排了半个月之后,他再也不敢答应了。

到了晚上,正在外面溜达的彭晓东敲门进来了。王海青头也没抬:“自己找椅子坐啊。”

“咋回事儿?这才进去几天就忙成这样啦。”

王海青简单说了一下白天发生的事情,抱怨道:“唉呀,这苏联人和咱们的文化就是不太一样。你说我都跟他们说了很忙,他们还没觉得这是拒绝。我这也是脸皮太薄了,想给老大哥们一点儿见面礼,可是这…”

彭晓东略微想了想:“老王,你觉得咱们产业园到底是要做什么?”

这话问的,你该问一下杨书记去吧?王海青没来得及回答他,彭晓东继续自言自语:“我怎么感觉这是所图甚大啊。一方面通过给他们家人切实的好处培养忠诚度,另一方面利用他们的人脉资源把技术专家吸引过来,不用超过三年,这里就能成为苏联的一个技术高地啊。”

这话一说,王海青也镇住了:“不会吧,一个小小的兰陵。”

“这有什么不会的?你看看现在的兰陵,国内三四线城市里面有几个能有这么多新兴产业、外资企业的?”这一想还真是的,现在改革开放遇到了困难,以前也就是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有一些外资企业。“我觉得你既然拿到了这么多名单,有必要向上面反映一下,咱们现在不还是在试用期吗?”

王海青算是非常走运的,高中学历能够直接委以riga洗衣机厂技术部门副职,这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的技术经验比较对口,另一方面听说也是外方专家力挺的结果。当然欠了人家的情也有不好的地方,所以今天上午那个“不”字说不出口。

彭晓东现在是微波炉厂生产部门副职,人家毕竟是根正苗红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各方面的要求都符合,而且都是优先级的,所以直接从原国企的生产部门副科长试用生产部门副职。随着他爱人也在博识培训找到了教职,优先级又上升了一步,估计第一批分到公寓入住的就有他们家了。

“大学生就是站得高看得远啊,”王海青闷过弯来了,“以前我还总是对那些读了大学的小年轻们不服气,凭什么这么快就爬到我上面去了。现在看来,我这高中文凭的还真的就是个劳碌命,遇到事情自己累得要死,说不定还把事情耽误了。可是现在咱们两个厂的一把手都是外籍专家,他们能…”

“上面不是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