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江守义新生(2 / 3)

归来1990 七慕晟 3375 字 2021-10-12

些感情,但是江奕无感。

“国内也没有人懂得生产啊。关键是苏联的产品在国内没有什么销路。”机械时代的苏联帝国不就是输在电子化时代了吗?

“他们这里的家用电器,还有你说的什么计算机,这里都有,而且都可以买下来这些工厂。这里的技术工人也可以一起过去。”老江很是坚持,看得出来,他在那里看到了很多机会。

“苏联的移民政策,应该是非常紧的吧。”这一点,江奕不是很肯定。

“是比较紧,不过也可以对外投资,技术工人可以作为援外专家。”老江抛出了他熟悉的156工程模式。这下子把江奕惊呆了,这也太牛了吧,新时代的156工程啊。这个工程如此之大,不能不惊动两个国家的外交部门。

江守义的坚持也间接打开了江奕的思路。不错啊,果然不是池中物,现在可以反过来教教我了。

看到老江报来的清单,江奕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90年的苏联有这么厉害?洗衣机、洗碗机、微波炉、笔记本电脑“electronika”、ta56耳机、耳机扬声器“oktavat2”、微型计算机“elektronikak106”个人相机“极光”、可以听收音机的电子手表、可以“人机对抗”的电子象棋游戏“elektronicai01”、“gaz16”混合动力汽车、电动剃须刀“oskva”、个人电脑“korvetpk8020”、个人计算器和迷你计算机、电视游戏机、硬盘s300,基辅30便携“间谍”相机、“electronicai45”英语学习机、es1840个人计算机、车载雷达“矢量”,甚至还有磁悬浮列车。看到这些,江奕忽然感觉到,我们上辈子错过了太多,简直错过了半个星球。这个以一己之力硬扛整个西方的国家,有着自己的底气和能量,像极了30年后面对整个西方结盟的华国,四面皆敌、危机重重。这次,华国不能仅仅眼睛向东、错过苏联老大哥的礼物了。

“等等,这是200公里范围内通话的手机,不可能吧?确定不是军用的对讲机?”这才什么时候,摩罗公司的移动电话还没有在华国落地呢,苏联已经铺开了吗?

“我跟他们问过了,不是对讲机,咱们国家的技术人员也说了,这个就是能够拿着的无绳电话机。”江守义也是见过世面的。

“这个太重要了,可以列入第一优先序列。苏联的移动通讯产业要是能够嫁接过来,对华国就像大航海时代发现了新大陆一样。”

可惜了,江守义听不懂这些豪言壮语,那就换个说法:“相当于外星人从另一个星球运来了超级武器,帮助华国对抗外来侵略。”

没错,要是能够用得好,可以把华国在通讯产业的追赶步伐提前一个世代,虽然1g格局基本上已经形成,但是可以让巨大中华在2g时代提前爆发。江奕已经开始盘算着在大湖城这边试点,就像在越省jx市试点欧洲开发的gs系统一样。

其实华国人大多都不清楚,苏联手上原本有着一堆好牌,也曾生产了许多领先世界的工业产品,就像手机听广播、手表听广播等,80年代就在苏联生产出来了。只是这些产品生产有限,是为了出口到其他国家补充黄金和外汇,大多数苏联人并不能享受这些产品。而在90年代,由于缺少国内大规模生产的利润积累,研发能力不足的恶果表现出来,苏联商品粗大笨的特点越来越明显,败给了欧美和扶桑的智能化产品,最终被市场淘汰。

这些产品没有惠及民众的另一个恶果,就是苏联最终输掉冷战的原因,因为它失去了政权的真正根基——民心。所以在苏共最后一次挽救政权的命运时,百姓没有站在他们一边。华国万幸,通过轻工业产品的推广,提升了百姓生活质量、稳固民心的同时,为今后技术提升进行了积累。

“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