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毫泼墨,一封折月公主该出嫁的奏折出现在了梁老三的案前。
要说这件事里,谁是最看不过的,那就是折月公主梁婴宁了。
梁婴宁随母亲,打小身子骨弱,原来的皇帝也不管那么多礼节,请了不少名家到宫中来,明面上说是教授自己习武,实际上都是给梁婴宁找的师傅。
当年文渊的师傅金枪先生就是那个时候入了宫中,当了皇帝的枪棒老师。
因此梁婴宁倒也算是这帮皇子公主里除了身在长城的八皇子梁凤皇外最能打的一位。
性格外向,嫉恶如仇,平日里最看不惯长安城内这帮勋贵的嘴脸。
对他们对国舅爷的前后态度变化十分的厌恶。
虽然性格外向,但内心里却是个很保守的女子。
当年的皇帝防止她练武练成一个女汉子,不仅给她找了赵普这种枪棒师傅,还找了名师大儒教她读书学礼。
而刘文静的老师,丘山学院的夫子当年便是梁婴宁的授业老师之一。
小姑娘打小就知道自己和赵之韵有婚约,心里也一直把自己当成赵家未来的儿媳妇。
据皇帝说,赵之韵眉宇之间、性格脾气很像当年的先皇后。
原来的梁老三是个念旧的人,常叫着赵之韵到宫里来,让他和梁婴宁一起读书习武。
俩人算是青梅竹马,一块长大,只是赵之韵不喜欢练武,只喜欢读书,加上他母亲原本是青楼女子出身,有一副好嗓子,擅长打鼓书。
赵之韵学会了母亲打鼓书的本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手小鼓书乃是当世一绝。
因此被称作长安城四公子之一的司鼓公子。
赵之韵也知道梁婴宁和自己有婚约在身,又从小一起长大。
可随着年龄的增长,赵之韵越发觉得自己对梁婴宁只有兄妹之情,没有一丁点的之心。
原本还想找个机会推了这桩亲事,等了几年也没等到合适的机会。
年纪越来越大,赵之韵也越来越着急,眼瞅着梁婴宁就过了十八了,再不推掉就没有机会了。
赵之韵越来越着急,谁知梁老三来了,来了之后对国舅爷是倍加冷落。
茶也不叫着喝了,棋也不叫着下了。
好像全然忘记了自己还有这样一个大舅哥。
赵之韵心中大喜,也以为这是皇帝不舍得自己的亲闺女嫁给自己这个瘸子。
等折月公主过了十八,礼部那帮孙子也不提这一茬,赵之韵放下心来。
平日里虽然梁婴宁也像往常一样,常来自己舅舅家来玩,赵之韵没有了压力,对待她更是如自己妹子一般。
梁婴宁也察觉出自己这个表格兼未来的驸马爷这段日子里来心境大翻转,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可见他对自己像往常一样好,心里也没多想。
谁知道国舅爷这一王八大翻身,礼部那帮人又把亲事翻出来了。
梁老三一见还有这档子事呢,好啊,梁婴宁他虽然很喜欢,可终究不是自己的亲闺女。
正愁怎么把国舅爷栓死在自己的战船上,见了这封折子,马上就批了。
责令礼部马上开始准备,明年一开春皇帝就要嫁闺女。
所有人都很开心,唯独赵之韵。
今天梁婴宁照常去赵府转了一圈,赵之韵是怎么也憋不住了,把梁婴宁叫到自己的书房,把心里话给梁婴宁说了。
梁婴宁怎么说也是个公主,更何况武艺在身,宫里宫外谁不把她当掌上明珠一样宠着。
平日里哪里受过这个气,更不要说这婚约从小就有。
我梁婴宁一个黄花大闺女都遵从礼教,把你当成自己未来夫婿看待。
哪怕你是个骑马摔断了腿,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