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唐时新贵 > 第二十五章 平安上疏(壹)
点此章节报错
    按律,元日沐休十日。

    拜访过全旭、长孙无忌、李白州、李威这些熟人朋友。

    再参加李世民举办的宴席。

    又陪李五娘回家省亲。

    折腾来折腾去,只给李平安留下三日空闲。

    三日时间,转瞬即逝。

    朝堂很快恢复运转。

    李平安今日如往常一般,随长孙无忌去朝中见习。

    到值守衙门,长孙无忌一张桌,李平安一张桌,两人并排而坐。

    长孙无忌处理公务,李平安练习书法。

    待处理几十封公文,长孙无忌便从中挑出几封,让李平安写下见解和处理方法,以此锻炼李平安。

    李平安现在越发觉得,抱李世民大腿抱的对。

    你瞧,一抱大腿,抱来个漂亮媳妇,再抱大腿,抱来个校尉军职,三抱大腿,抱到长孙无忌这权谋大师。

    长孙无忌这人,玩权谋有一手。

    历史上长孙无忌从贞观一朝崛起,直到李治上位依旧大权在握,不过最后因贪恋权势,被新皇李治视为威胁,搞的长孙无忌家破人亡。

    这是后话,并不妨碍李平安现在跟他学习政务。

    若与他学几分本事,日后做官,不说得心应手,起码不会被手下蒙蔽。

    想着这事,李平安拿起封公文一瞧,得,又是兵灾。

    这种公文见太多,现在关中虽已平定,可其他地方要多乱有多乱,到处是反贼匪祸,三天两头有百姓惨遭劫掠屠戮。

    大唐边域城镇,没少殃及。

    李平安提笔,一时不知该写什么。

    赈抚百姓,拨款增军,这些都治标不治本。

    这处遭灾,便往这处拨款,下处遭灾又往下处拨款,一年那点赋税,够拨几个款?

    而且这类拨款到地方,只能增强一方之守备力量,其他地方再遭灾,只能干着急八百里文书进京。

    妥妥的亏本买卖。

    李平安思来想去,不如建立一支快速反应部队,救火队一般,哪遭灾去哪。

    把拨到地方的钱粮用在这支军队,不单能保一城一池之安全,更能威慑大唐边域,使兵灾匪患不再那么频繁。

    李平安想到这,提笔给李世民写奏疏

    末将李平安启。

    近日见习政务,常见边域往来文书,言某地又遭乱兵盗匪破城劫掠,更有甚者屠戮百姓为乐,实可恶至极。

    末将观往日做法,不外乎向遭灾之地调粮拨款,整备驻军加强防范。

    何处遭灾,则往何处拨款调粮。

    此法以末将观来,实属亡羊补牢为时晚矣。

    百姓已然遭祸害,亲人已被屠戮,房舍付之一炬,钱粮已损失殆尽。

    房可朝廷建,钱可朝廷派,粮可朝廷发,可百姓遭屠戮亲人如何?

    朝廷调拨金海粮山,可使百姓亲人死而复生耶?

    长此以往,则边域百姓离心离德,不安生产繁衍,疲于奔命,于民大不利。

    另。

    一处遭灾,则加强一处防备,下处遭灾,又加强下处防备,再有何处遭灾,再加强防备。

    可若其他防备薄弱城镇突遭变故,这些兵备完善之所,又无法及时支援,徒看遭灾之处化为白土。

    先前投入钱粮无数,却只换来几处平安,实属不智。

    末将建言。

    组轻骑,名曰苍云,以做快速应对此况之用。

    此部队不属地方管辖,直属朝廷节制。

    摒弃往日固守被动应对之法,主动出击,梭巡边域各镇,清理各处乱兵盗匪,震慑不轨之徒。

    若有城镇告急,此部队皆为轻骑,可快速反应急速驰援,救百姓于水火,使其免受生离死别之痛。

    此举可保边域安定,更可保边域万民。

    恭请明断。

    玄甲军骁骑尉李平安。

    ……

    洋洋洒洒百来字,李平安差点把手写抽筋,一是繁体难写,二是狼毫难用。

    奏疏写好,李平安不敢瞎往上递,先让长孙无忌把关一番,毕竟他经验丰富,知晓哪些能讲,哪些不能说。

    长孙无忌接过写奏疏的纸,细细研读,脸上露出笑容“定北兄弟这奏疏,直白通俗,就事论事,少去许多修饰词藻,朴素高效,朝堂诸公应学习效仿。”

    李平安谦虚道“随便写写,有感而发。”

    长孙无忌点头赞赏“有感而发是好事,奏疏所谏,我觉有理,可呈递大王明断。”

    长孙无忌在桌上腾出一块地方,招呼李平安“来,定北兄弟,我教你如何裱糊奏疏。”

    奏疏不是奏纸,也不是奏折。

    这年头奏疏,需以绢帛裱糊整齐,再加木轴卷好,用丝线系住,这才往上呈递。

    不然皇帝国事繁忙,御书房每日堆满各色泛黄草纸,跟清明节坟头一般,成和体统?

    裱在绢帛,放一起花花绿绿,岂码好看些,不那么膈应人。

    长孙无忌拿出个水壶,搬出红泥小炉,炉上放小陶锅。

    这是做甚?当然是熬浆糊。

    这年头可没哥俩好、棒棒胶,也无得力牌胶水。

    这年头日常使用最快捷方便粘合剂,便是浆糊。

    易制易得,技术含量不高,人人可操作,粘个鞋底裱个窗,足够。

    而且用后世话讲,浆糊属于无毒粘合剂,要不怕后庭被糊住,这玩意可以拿来吃。

    长孙无忌取出个盒子,打开,里面是半盒白色细粉。

    舀出几勺放入小陶锅,长孙无忌介绍道“此乃糊精,大抵是粟、麦、菱藕磨粉,添水熬制所得,市面易寻,价格极低。”

    李平安听罢,心中了然。

    什么糊精,听着高端,就是后世淀粉而已。

    长孙无忌点燃泥炉,边往锅中添水,边用调羹搅拌。

    搅到形似面疙瘩汤,继续加热熬煮,直到粘稠无比,可立住调羹时即可。

    长孙无忌取下陶锅,熄灭泥炉,铺开一方现成绢布,两头用镇纸压住。

    再用竹片挖出一坨浆糊,在绢布抹匀涂开。

    拿起李平安写的奏纸,慢慢铺在绢布上,拿竹片刮平。

    又取出剪刀,把奏纸上下多余绢布剪去,只留半寸边缘。

    最后粘一截竹轴。

    用镇纸压住裱好的奏疏阴半干后,便可拿去呈递。

    长孙无忌笑着问李平安“定北兄弟可熟记步骤?”

    李平安点头“多谢长孙公教习。”

    长孙无忌乐呵呵摆手道“言重言重。”

    ————————————

    一章,还有一章,且待作者码好。

    谢谢各位的推荐和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