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皇明天子 > 第二百五十五章 以万岁之名
点此章节报错
    魔幻吗?

    其实朱由检完全低估了大明的军队到底有多么强大,一直到七年前,大明的军队在塞外作战,老奴酋还屡次下令,要三倍于敌,才可以接战。

    而喀喇沁部弱于察哈尔部,察哈尔部远弱于建奴,若非如此,林丹汗没必要带着自己的一家老小,一路走走丢丢,跑到土默特部的地盘上,搞什么西进。自己建的察罕浩特城住的不香吗?

    若是能够理解大明军的战斗力,自然就可以完全理解为何马祥麟带着人去木兰围场跑了一圈,就把固鲁和他的家眷们全都抓回来了。

    朱由检小看了自己在老坟阳坡一战中的功绩。

    当时的老坟阳坡,除了大汗将军五百余人以外,就只有金吾卫两千人,却硬生生的抗住了建奴六万余人,三个时辰的冲锋。

    为大明的迂回和二次迂回争取了时间,为大明的援军赶至战场,争取了时间。

    将一场正面决战,生生打成了歼灭战。

    大明皇帝亲手击杀了三十六建奴,这一战绩,也是为大明获胜留下的注脚。

    朱由检不通军事,他不懂这场战争的意义,但是不代表袁可立、张维贤、孙传庭、耿如杞、袁崇焕这些文武兼修的人明白其中巨大的作用。

    代善更加明白。

    所以朱由检一至广宁,就吓得直接同意了近乎于羞辱的投降条件,什么都不带走,狼狈逃窜,因为他不知道,大明皇帝还会给他带来怎么样的惊喜。

    那一声声声震百里的万岁之声,岂止是喊到了朱由检一个人的心里,更喊道了广宁城附近百姓的心里。

    这也是为什么袁崇焕冒着被砍头,触怒皇帝的情况下,也要去求个辽东巡抚,骑在自己脖子上的原因。

    大明的皇帝,此时已经不是那个任谁都可以欺辱、糊弄的皇帝了。

    “砍了吧。”朱由检挥了挥手,既然身份已经确认,自然要为马祥麟加官进爵,而马祥麟也为小云川请了一功,因为固鲁的具体位置,就是小云川打探清楚的。

    云川一共在木兰围场找了三个意思固鲁所在位置,结果第一次去,就扑了个正着,把还在帐篷里敦伦的固鲁,直接给绑了。

    “有赏,有赏,都有赏!”朱由检乐呵呵的拍着云川的肩膀,这孩子,未来大有作为。

    待到众人散去,王承恩才低声说道“万岁爷,还是按照既定的章程,明日回京吗?”

    “嗯,王伴伴,你说…算了,你也别说了。”朱由检摇了摇头,这个问题还是得他自己想明白。

    “那科尔沁的那对主仆呢,带走吗?”王承恩计算着行程,他并不清楚,他的万岁爷到底想问什么。

    朱由检想了想说道“让她们和我们分开走,送到驿所住着就是,若是科尔沁未曾履约,就不要送到宫里了,若是履约了,就送到离苑住着就是。”

    “臣领旨。”王承恩点了点头,示意自己晓得了。

    离苑在外皇城,若是没什么特殊情况,一辈子都不见得能见到皇帝一面。

    朱由检还是很心疼田秀英的,这姑娘肯在三屯营舍了皇后位,跑到广宁来,做出这等选择,得下多大的勇气?

    朱由检虽然自诩渣男一个,但还是觉得这件事,他不能负了田秀英。

    “长得比囡囡还好看,得是什么样的妖精?”

    “女人,只会影响朕批奏疏的速度。”

    朱由检心情大好,靠在藤椅上,却陷入了沉思之中。

    他刚才未能问出口的问题,其实不是什么大问题,就是为什么突然之间,大明就变的如此蒸蒸日上了呢?

    四处都是好消息,简直是四海升平!

    连旱灾都因为户部各转运司的通力合作,影响越来越小。

    这也没到过年的时候呀。

    眼看着就到了秋收的季节,春秋两租,秋天这一茬,自淮河以南也已经要开始了收割了,春天大旱的影响,也变得微乎其微了。

    真的是四海升平吗?

    百姓对混乱的恐惧和享乐的喜好,促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扩大了朝堂的职能,并认为,在他们看来足够强大、足够聪明、足够稳定的单一的力量,能保护他们,不受自然、权贵、商贾等等一切的损害。

    在大明的语境下,就是耿如杞那句,大明盼明君久矣。

    当这个单一的力量,凝聚成一个符号,这个符号就是皇帝。

    他们需要他们的皇帝足够的英明,足够的神武,在朝堂上,总是选择正确的道路,在军事上,能够不断的取得一个接一个的胜利。

    任何能够引起社会状况动荡不安,使社会陷入险境的特殊情况,都会增强这种普遍存在的本性。

    并会使每个人更多地奉献出自己的权利,以增强朝堂政府的能力。

    让朝堂也好,政府也罢,皇帝也行,来保障他们获得安宁的生活。

    如果,如果说正好这个朝堂、政府、皇帝,可以如实地代表他们的利益,并且能够强大的庇佑他们的生活。

    那么百姓们,就会对这个朝堂、政府、皇帝寄予无限的信任,并且他们相信,自己所付出的一切都会收到同样的回报。

    当然百姓们,也都清楚的知道,大明的皇帝在物理的尺度上,只是一个人,是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喜恶。

    当一个喜恶无伤大雅的时候,百姓们会自发的去传颂,试图拉紧自己和皇帝间的距离。

    比如大明皇帝好妹妹这种事,就是在这种应激本能下诞生。

    可是一旦这个朝堂腐朽了,皇帝贪图了美好的生活,骄奢淫逸,挥霍无度,百姓们奉献出来的权利和力量就会被篡夺。

    比如唐玄宗,创造了天唐锦绣的是唐玄宗,制造了安史之乱,生灵涂炭的也是唐玄宗。

    比如大明,也是如此。

    大明的初期,大明的百姓无限信任大明皇帝,奉献了自己所有的权利,大明的皇帝也用自己的文治武功,回报了百姓。

    但是随着朝堂权力的不断式微,大明的皇帝,变得不如初期的两位帝王那般优秀。

    大明百姓们奉献出来的权利,就变成了明公、勋戚、缙绅、巨贾、豪强们的饕餮盛宴。

    他们利用大明皇帝的金字招牌,不断的从百姓手中夺取他们的权利,而并没有用到提升大明国力的正途上,而是用在了个人的享乐之上。

    大明的明公、勋戚、缙绅、巨贾、豪强们,不断的用他们夺来的权利,加高保护自己的堤坝,终有一天,滔天的民意,将会把堤坝和堤坝后的百姓一起冲垮。

    安史之乱是天唐的衰败,土木堡之变,是大明的衰败。

    任何盛世,衰败之时的速度,都会让所有的人都为之惊诧!

    大明的四海升平,反而在朱由检心中升起了警兆。

    怎么让这个大明更好,成了他心中抹不去的阴影。

    其实很简单,朱由检心中有答案,但是这个答案,谁都做不到。

    那就是将百姓和政府高度捆绑,成为为共同利益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皇帝也好、官僚也罢,统统成为为百姓服务的人。

    可是,不仅皇帝、官僚没有这等觉悟,就连百姓也没有这个觉悟。

    某个几乎化神的不世的领路人,曾经想要打破这种认知,曾经想要让中原摆脱如同宿命般的轮回,他带着所有人在这种怪圈里,探出头去,呼吸了一口新鲜空气。

    可惜的是,那也是短暂的一瞬间,随后历史回到了本来的轨迹。

    朱由检伸着手,遮挡着射到摇椅上明媚的阳光,一个俏丽的人影,忽然将一头秀发,散在了他的脸上。

    “夫君,王伴伴说你在这里晒太阳,是不是很无聊?”田秀英的俏脸出现在了朱由检的面前。

    “我带了些西瓜子,还有些糕点,茶水。若是夫君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