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皇明天子 > 第二百零五章 剐得,夷不得
点此章节报错
    “沈棨被抓了吗?犯了什么事?怎么事先一点消息都没有?”

    “你听说了吗?他做了什么?凌迟呀!非刑之正,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万岁杀人也就算了,凌迟也要算了,还满门抄斩,这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

    “此事万万要拦下万岁,否则此端一开,天下再将永无宁日。”

    “对极,对极,一定要拦下万岁。”

    文华殿内直接炸开了锅,抓捕沈棨的圣旨是由大明皇帝亲笔御书之后,直接用大宝,由王承恩直接送给了调兵走的吴孟明手里。

    整个过程中,乾清宫、司礼监、锦衣卫的左右都督,以及西山诛邪队知晓,其余人对此一无所知。

    朱由检原来只是想捂一下,不给沈棨反应的机会,然后直接将其抓捕归案。

    但是这件事居然瞒了长达半个月之久,都没有漏出去消息,实在是出乎了朱由检的预料。

    漏成了筛子一样的大明皇宫,导致两任皇帝三度落水、一任皇帝乾清宫大火、一任皇帝被宫女刺杀的大明皇宫,能把一件事掩盖整整半个月的时间,这是什么样的滴水不漏?

    当然,朱由检不会将不是自己的功劳揽到自己的手上,相反,大明皇宫以及锦衣卫铁桶一块的原因,朱由检顶多有点了点诛邪队的功劳。

    至于其他,都是沾了王承恩的光。

    这在原来的时间线上,其实也可以推敲一二。

    原来的崇祯皇帝十七年换了十六个宰辅,五十多名阁员,一百余位二品巡抚级的朝廷命官锒铛入狱,换做是任何时候,大明的皇帝早就意外了,还用等到甲申国难?

    王承恩被贬到云南的时候,崇祯皇帝的五皇子直接被巫蛊给杀了,王承恩回来,崇祯又稳坐乾清宫了。

    说到底,还是王承恩这个大明皇宫的老祖宗,有点手段而已。

    “静。”王承恩掏出了早就写好的疏议,阴阳顿挫、前前后后,将沈棨通过哪一名奸细接触到了建奴的使者,又是在得知后金大贝勒代善求援之后如何欣喜若狂,并且召集嫡系商量运量予奴,烧毁宣府粮仓? 如何偷梁换柱? 将粮食运送到了塞外,又是如何有建奴交接。

    若要人不知? 除非己莫为? 事情又是如何偶然间败露,宣府又出现了何种互相仇视以至于要哗营火并的地步。

    “锦衣卫不是还没送来案宗吗?你这是怎么知道的?”朱由检听着这一大卷的案情? 有些奇怪的问道。

    王承恩有些疑惑的将疏议举了举,再得到万岁爷肯定之后? 有些不解的说道“曹化淳办得? 臣不敢居功,自吴千户抓人起,曹厂公就把这案宗给臣了,这都是内臣该做的事。”

    王承恩不知道万岁爷在疑问些什么? 而朱由检又看了看二十七员明公们议论的模样? 最终摇了摇头,知道了为何他那个便宜哥哥朱由校,那么喜欢用阉党了。

    贴己啊。

    为了不让万岁爷受人蒙蔽,万岁爷想到的,想不到的? 都给办了。

    这不受宠信,才是怪事。

    朱由检其实误会了? 魏珰,当年可没少让朱由校犯恶心? 宦官弄权,多数都是什么好事? 千年来? 好太监也就高力士、王承恩那么少数的几个? 坏太监倒是一箩筐一箩筐。

    “事情就这么个事情。”朱由检停顿了下继续说道“铁证如山,人证如海。诸公,有人要求情吗?”

    整个文华殿一片安静,通敌卖国,谁敢为沈棨求情?

    再说,这是耿老西的人,他们巴不得耿如杞的势力再弱一点,自然无人应声。

    “那就下……”朱由检刚要说话,看到了些许异动,一句话没说完。

    冯英面色几度犹豫,最终还是猛地站了起来,摘掉了官帽,放在了长桌之上,叩首在了一旁,行了三个稽首礼,才趴在地上大声的说道“臣,有异议!”

    朱由检面色极度严肃的看着跪在了上的冯英,气的胸口疼。

    冯英是朱由检寄予厚望之人,郑鄤案子中,此人能够拿出大司寇的架势,保证司法之公正,是朱由检十分欣赏的一点,大明也需要这样的人。

    但是此事群臣都已经默认了,你个大司寇又在玩什么把戏?

    冯英声音有几分颤抖的大声喊道“有国家者,亟正以刑可也,但废不用,犹且著为论说以惑后世,而戕民于无已。臣以为,此事当移交刑部,过堂之后,处以极刑,明正典刑,以谢先灵。而非动用非刑,以震慑天下。”

    朱由检摸了摸鼻子,一脸不高兴的看着冯英。

    作为一个少年天子,他其实不擅长伪装自己,也不会那么多的表情管理,所以平日里他都是板着脸,很少露出任何喜怒哀乐。

    当他露出不高兴的表情的时候,那表示他真的不高兴。

    李国普看到万岁这个表情,就大叫不妙,用脚后跟不停的踹着地上的冯英,让他站起来,但是冯英就是不动弹。

    “此事,朕心意已决,沈棨之案,朕已下了圣旨,冯爱卿是让朕收回成命,朝令夕改吗?”朱由检盯着冯英问道。

    “臣不敢。”冯英趴在地上,颤巍巍的回着话。

    朱由检点头,这才像话嘛,他语气缓和了几分说道“那就起来说话,入坐。”

    “臣不敢。”冯英继续趴在地上。

    嘿!

    朱由检一时间被呛的说不出话来,这人怎么这么死板!整个大明朝都是世故到圆滑的人,这么这个人这么轴!

    “起来。”

    朱由检语调高了几分,他要动用非刑之正,其实也是为了他这个刑部尚书大司寇考虑,凌迟这种东西,真由臣子们上书,皇帝核准,那这个臣子可是要背上千古骂名的。

    历来抄家灭门的惨案,没有臣子愿意背这个锅,都是让皇帝自己去承担这个骂名。

    “臣不敢。”冯英依旧执拗的说着。

    “朕要活剐了他,这事你能办?”朱由检气急的说道。

    “能办。”冯英十分快速的接了一句。

    嗯?!!

    “朕要诛他满门,这事你能办?”朱由检差点被气乐了。

    “不能办。”

    感情在这里等着朕呢!

    朱由检直接站了起来,看了看朝臣,再看了看地方的冯英。

    李国普差点被吓死,赶忙一拉椅子,去地上拽跪着的冯英,却怎么拽都拽不起来。

    “小祖宗,我求求你了,你起来吧,行不?上次薛贞的事还没过去呢!你是准备把刑部都拉下水吗?”李国普急赤白脸的在冯英的耳边低声的说道。

    “某不敢,所以某摘了帽子。”冯英依旧十分的执拗。

    “好,好,好!很好!”朱由检有些无奈的坐下,气急败坏的说道“让他且跪着吧,继续议事。”

    钱谦益和倪元璐却露出了羡慕的目光,看着地上的冯英,心中五味陈杂。

    他们在朝堂上,处处都是谨小慎微,生怕说错那句话,被万岁打了板子。

    这位爷倒好,把万岁气的火冒三丈都站了起来,说错了一句?两句?

    那是硬顶着万岁的龙庭大怒,把万岁的话堵了回去,万岁最终也没说到底要不要诛满门,结果呢?

    冯英,就落了个跪着听会的下场?

    换做是钱谦益他们敢这么玩,万岁早就把他们拉倒午门外生吞活剥了。

    凭什么?

    这臣子和臣子们差别怎么就这么大咧?

    接下来的议事因为冯英这个插曲,变得不那么顺利,万岁倒算是沉得住气,可是朝臣们却个个都有些心不在焉,眼神不停的瞟着地上的冯英,心里却打着自己的主意。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顺天府丞孙传庭,大司寇冯英留。”王承恩大声的唱着退朝。

    朱由检吨吨吨的喝了一大碗茶,才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