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皇明天子 > 第二百零三章 耿老西,等吃参吧!
点此章节报错
    耿如杞又紧了紧身上的大氅,坐了下来。

    “察哈尔部左翼的骑卒,为什么要去劫掠林寨?”耿如杞又问起了具体的原因。

    包统有些疑惑的说道“我问了,他们说,没有吃的,饿着肚子上战场也是个死,违反军纪也是死,但是违反军纪的话,有可能不会被发现。”

    “没有吃的?”耿如杞疑惑的看着额哲,这个他一手扶起来的察哈尔部的可汗。

    在察哈尔部左翼正式参战之后,耿如杞调动了大同府仓的粮食对察哈尔部进行了一次补给,这次的补给对于察哈尔部可以用雪中送炭来形容。

    察哈尔部左翼的持续西进活动,并没有得到察哈尔部右翼的支持,从察罕浩特一路行来近千里路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补给,也没有成功的拿下过什么大的部落,一个冬日的行军,察哈尔部的左翼将近三万的骑卒,已经到了几近山穷水尽的地步。

    耿如杞的调配补给,可以说是救了察哈尔部左翼西进的这些部族一条性命。

    皇帝不差饿兵,大明的调动蒙兀人也未曾亏欠过他们。

    “这……”额哲回答不上来这个问题,他知道答案,但是他却说不出口。

    耿如杞并没有放过额哲的意思,声音变得严厉起来,问道“粮食呢?”

    “我…这…耿巡抚,粮食大部分都被各台吉给占着,没往下发,他们跟我说,跟我说……”额哲吞吞吐吐的不愿意讲出来。

    而坐在额哲身后的一众察哈尔部的台吉们,眼神里冒着杀人的目光,盯着他们新上位的可汗,仿佛下一秒就要杀了他一般。

    耿如杞面无表情的巡视了一圈察哈尔部的台吉们,被他目光扫过的台吉,就心虚的低下了头,那凶狠的目光终于消失不见。

    “说。”

    额哲眼一闭,大声的说道“各台吉说,这些个粮食都是大明的买命钱,一旦察哈尔部的部族们吃了这些粮,就是大明的人了。他们不让,我让他们发,他们也不发,这些粮食,放不下去。”

    包统一愣,有些惊讶的看着耿如杞,有些不满的说道“还有这等好事?吃大明的粮就能成大明的人了?”

    “要么把粮食放下去,要么把粮食拉回归化城。”耿如杞止住了包统的话头,对着额哲说道。

    “哦。”额哲有些惊恐的看了身后低着头的台吉们一眼? 继续坐在长桌前? 不再言语。

    “后勤这块呢?”耿如杞看向了户部山西清吏司的郎中,此人名为方仲? 乃是地道的山西人? 先后跟着秦士文和耿如杞也超过十年了,算是耿如杞这么些年来的左膀右臂。

    大明设有是十三个清吏司? 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都归清吏司负责? 也是耿如杞粮草的主要转运的主要负责人。

    方仲拿出一个账本? 开始详细汇报着这段时间的支出和一部分收入,以及来自大明户部尚书毕自严的支持。

    “战端起,粮食增加明显增多,战端起之前? 每名军卒日支粟米八合三勺? 或炒面一斤,驻扎之时,本无不足。但是无战事,这些米粮勉强够吃,军卒们有口吃的? 很少有埋怨。”

    “战事一起,对敌之际? 昼则追奔攻击,夜则防范巡查? 非驻扎之时可比,每名日支粟米一升? 其应支炒面之日? 每名军卒日支一斤四两? 肉五两。”

    耿如杞一伸手疑惑的问道“肉哪里来的?”

    方仲翻开了账本看了半天,抬头说道“顺义王以嫁妆为名,为他妹妹嫁天子,筹备了近五万牲畜,这五万牲畜还未至大同,万岁下诏犒赏前线军卒,顺义王允,这就有肉了。”

    卜石兔睁开了眼,满脸的骄傲,肉食是他们土默特部左翼供应的。

    “万岁还让户部送了三十万石的炒面来,粮草上,短时间不会有问题。”

    “可是我知道的炒面?”耿如杞眼睛一亮,肉这东西其实对于吃不饱饭的大明军来说,其实就是开开荤,真的吃饱饭,还是得看米粱。

    “是戚继光戚少保发明的那种继光饼。”方仲点头应道。

    继光饼,乃是由戚继光为了解决持续作战中,大明军无法生火造饭专门发明的干粮。

    中原王朝一直有紧急军粮的设定,比如大宋,两宋交际的时候,李纲就喜欢用金华火腿佐以千层饼做干粮。

    大宋富有呀!

    就是两宋交际的时候,大宋禁军这种一日行十里即叫苦不迭的军队,也是可以拥有火腿的。

    但是大明毕竟不如大宋朝廷有钱,只能用继光饼充数了。

    继光饼中间有孔可以穿起来,挂在脖子上,战时可以摘下,打完仗再挂到脖子上。

    一常日,每一名各将米二升,炒黄包裹,一升研为细末,一升另包;麦面二升,一升用香油作媒,一升蒸熟,六合用好烧酒浸,晒干,再浸,以不入为度,研为面,另包;四合用盐醋晒浸,以不入为度,晒研为末,另包。

    一共四步,炒黄的米面佐以香油之后蒸熟,用酒浸晒,再浸再晒,最后研成面,盐醋晒浸。

    这东西耿如杞吃过,味道很不好,但是战场上哪里管得了好吃不好吃?

    打完仗疲惫不堪之际,咬破包,灌一口,再喝一口水,腹中的饱腹感就是军卒们最大的享受了。

    这东西唯一的缺点是吃的时候得多喝水,要不太干了些。

    “万岁还往里面加了不少的花生,我尝过味道好了很多。”方仲笑着解释着从京中来的紧急军粮的门道。

    “很好。”耿如杞点头,又重复了一遍“很好。”

    “蓟门火炮局调了一百二十门火炮来,火药后日就到,已经到了辎重营,耿巡抚这些炮万岁特意叮嘱了,要先试试,怕赶工出来的炸了膛。”方仲有放了个消息。

    “三号炮?”耿如杞有些惊讶的问道。

    “三号炮,一百二十门,火炮六万余斤,后续还有十万斤的火药在运,主要是最近雨多,路上有些耽搁了,不过后天也就到了。”方仲十分肯定的说道,他亲自去清点的火炮。

    “就我自己看的,这些火炮的质量尤在西洋炮的质量之上,万岁说的赶工,臣眼拙,是万万没看出来的,但是既然是圣喻,某以为还是得试试。”方仲十分自豪的说道。

    自从户部换了尚书,他们说话也越来越硬气了!

    “那就直接架起来,让建奴试试!”耿如杞一拍桌子决定了试炮的地点。

    不出三日,大小平顶山的火炮营就架了起来了。

    岳托一脸乌漆嘛黑的回到了集宁大营内,啐了一口黑色的浓痰,走进了大帐之内。

    代善猛地站了起来,他闻到了硝烟的味道!

    “大明军如此丧心病狂的把归化城的炮台给拆了吗?”代善快走了几步,仔细看着岳托身上,虽然有些炮弹碎片划出的血口,但是已经结痂了,辛亏都是皮外伤,这也让代善长长的松了口气。

    岳托拿起水壶喝了好几大口水,左右看了看,说道“父亲,这仗不能打了。这炮我瞧着不像是守城用的铁炮,更像是西洋铜炮和大明的开花弹,只要上山,就是一轮炮火轰鸣,天雷滚滚而下,士气急转而下。”

    “杀人多少不提,就这轰鸣声,咱们建州男儿胆气先怯了三分,这怎么打?!”

    岳托抹了一把脸,四下无人他才敢这么说,要是有人他一定大声喊建州男儿雄风万丈,何惧大明小小炮台。

    可是事实上,他亲自去验证了下威力,这玩意儿杀伤力,比投石机扔猛火油差不了多少,但是其距离和杀伤力,以及轰鸣声,对士气的打击,可不是投石机那火盆能比得了的。

    代善陷入了沉默当中。

    “我去试试,回来再说。”代善不再犹豫,若是真的如岳托所说,那这仗打到这算是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