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刘李氏知道内情 收养人降央卓布(2 / 3)

观火 齐云久枝 3243 字 2020-01-11

  根据案情的进展情况,赵子蒙一行可能要到康定去一趟,既然聂振华的老婆是康定人,说不定能帮上忙呢?要想弄清楚“王洪宝”真实的身份,除了找王洪宝的母亲了解情况以外,可能还要找“王洪宝”的养父母了解情况。  聂振华的舅老爷在康定县教育局工作,如果同志们需要的话,可以去找此人,聂振华将此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写给了令狐云飞。  此人的姓名叫扎尔摩西,是一个藏人。  同志还从聂振华老婆的口中了解到一些情况康定是以汉藏为主的多民族杂居区,这里是有名的茶马古道,处在四川和西藏的交汇处,这里的人做的大都是茶马生意,所以,这里的马帮非常多。  告别聂家人之后,汽车继续前行。  在距离洪河镇还有几十公里的地方,庞飞腾给曹所长打了一个电话,下面是谈话内容  “喂,是曹所长吗?我是小庞啊!”  “是庞主任啊!你有什么吩咐,我听着呢?”  “曹主任,我们正在赶往洪河镇的途中。”  “是吗?你们到什么地方了?”  “还有三四十里路就到您的地盘了。”  “行,我在洪河大桥上等你们。”  “曹所长,您昨天说王洪宝有一个孪生兄弟一生下来就送人了,这个情况是谁的呢?”  “我本来准备等你们到洪河来再跟你们说的——我估计你们肯定要到洪河来。这件事情,我是找了好几个人才打听到的。昨天晚上,我接到你的电话以后,就去找王洪宝家的街坊邻居,其中一个邻居指给我一个人,此人是王家的老长帮,名字叫王仁礼。王家在洪河镇是一个大家族大姓氏,此人在王氏家族辈分最高,他对王洪宝家的情况知道的比较多——我就是找了王仁礼,才顺藤摸瓜找到了知情人的。庞主任,你听见我说话了吗?”  “曹所长,您接着说,我听着呢?”  “这个王仁礼也不知道王家双生子的事情。”  曹所长一定费了不少周折。  “但王仁礼提到一个人,她就是专门为王家接生的产婆,此人叫刘李氏,已经有八十六岁高龄。当我提到王家双生子的事情的时候,刘李氏矢口否认,她甚至非常肯定地说王家历史上就不曾有过双生子的事情。”  “但我从她的表情和眼神看出,王家双生子的事情绝非虚言,我便跟她言明厉害,最后,刘李氏才说出真相。她还说,那个横生倒出,差点要了母亲小命的孩子就是她亲自抱走的。”  “刘李氏把孩子抱走之后,王家从未向她打听这个孩子的去处和下落。”曹所长接着道。  “您是说,那个孩子是刘李氏亲自送给别人家的?”  “不错,刘李氏将孩子送给了一个叫央降卓布的藏人,此人是一个马帮的头人,经常往返于成都和康定,这条路,既崎岖漫长,又坎坷艰险,除了马帮,一般人是不走这条道的。这也是王家人的意思,一定要把孩子送到一个偏远闭塞的地方。孩子的母亲还在小棉被里面放了一百块银元,除了一百块银元、一身衣服和一个小绵被之外,没有任何信物。王家人本来就不想再认这个孩子。”  “这个孩子的身上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标记呢?比如说胎记什么的。”  “这我没有问,这样吧!等你们来了,我领你们去见刘李氏。”  “行,详细的情况,我们见了面以后再谈,这件事情,多亏您帮忙,如果没有您,我们到洪河镇是两眼一抹黑,真不知道要费多少周折呢?”  “庞主任,我挂了,见面再谈。”  “见面再谈。”  五点十分以后,汽车驶进洪河镇,一块巨石躺在马路的右边,巨石上雕刻着“洪河镇”三个大字。  汽车向前行驶一公里的样子,一座大桥——“洪河大桥”出现在前方。  汽车行驶到大桥上的时候,大家才看到一条很宽的河流延伸到远方。  所谓“洪河大桥”是用石头建成的五拱石桥。  “这条河就叫洪河,洪河镇的名字就是由这条河来的。”曹所长道。  随着庞飞腾的视线望去,在西桥头,果然站着一个人。  汽车开到西桥头的时候,曹所长跑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