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小说网 > 女生小说 > 景龙传 > 第36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点此章节报错
    李垚和魏南站在城门口送别众人,恰是天气阴沉,刮起满天黄沙。

    李垚把头靠在身上,想起自己短暂的20多年,似乎一直在做离别之事。

    命运难测,未来不明,谁也说不清。

    待几人走远,魏南才扶着他回家。

    “你一人住在妙手回春我不放心,跟我去军营吧。”

    李垚摇摇头“我住习惯了,更喜欢家里。”

    魏南叹口气“那好,我一会儿去买几个婆子小厮照顾你。”

    李垚突然眼圈红红“为什么作者老在折腾我们,才过了四五年安生日子,就又要生离死别。”

    魏南舔走他眼角的泪水“回头让玄光施法,把她弄到《景龙传》里,我让你好好报复回去。”

    “那要等多久?我怕自己等不及。”

    “快了,这本书马上就要完结,到时候咱们一起找她算账。”

    (卑微作者????!!!就冲你俩这句话,我都能再水十万字的剧情。)

    景龙二十八年,8月。

    洛阳城

    宰相林有海看完林之津寄来的信件,笑着递给大儿子林之味“你弟弟总算办成一件事儿。”

    林之味看完以后把信放蜡油上点燃“如此一来潼安兵权尽在父亲手中,咱们可以布下一步棋了。”

    林有海起身,活动腰肢“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恭喜父亲初成大业。”林之味半跪在地上,替他高兴。

    “不急,你把从宏安搜集的信件还有伪证一同给荣亲王送过去,他知道该怎么做。”

    “父亲英明,这次咱们绝对可以一网打尽。”

    林有海看着窗外烈日,河中鲤鱼,已经尽在他手中。

    荣亲王府

    年迈的荣亲王看着林府亲信送来的伪证,不由嗤笑。

    “多少年了,林有海居然还不死心。”

    王府谋臣上前一步小声质疑“王爷,卑职觉得不妥,丞相摆明了是要借刀杀人坐收渔翁之利。”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荣亲王拿起纸笔,为桌案上的丛林猛虎画下眼睛,才又道“不知谁是螳螂,谁又是黄雀。”

    不多时,王府管家匆匆来报“王爷,千面和尚求见。”

    荣亲王连忙放下画笔“快请快请。”

    末了他又亲自走到门前迎接千面和尚,千面衣着朴素,年约四十,见了荣亲王也不行礼,反而直接劝阻。

    “你最好不要再干涉朝堂之事,不然定会危及身家性命。”

    “这天下本来就有我们一半,何来干涉之说?”

    “二十年前的盐官一案你忘了吗?那时候你不是胥御皇帝对手,如今你仍旧不是。”

    荣亲王顿时大怒“二十多年前如果不是有周松和吴哲坐阵,我如何会败?!今时不同往日,胥御自掘坟墓,我这个做叔叔的当然要送他一程。”

    千面和尚见劝不动,摇摇头叹息“你好自为之。”

    荣亲王见他要走,慌着拦住“好不容易才回家一趟,你又要去哪里?”

    “儿子看够了朝堂纷争,只想云游四海。”

    说罢,迎风而去。

    荣亲王看着他的背影,心一抽一抽得痛。他的儿子,他经天纬地才华绝赞的儿子,如果不是因为当年被牵连进盐官一案,妻儿具死于流放之路,如何会看破红尘,出家为僧?

    这一刻荣亲王只想杀人,想杀了所有背叛,伤害过的人。

    谋臣见荣亲王气息不稳,上前安慰“王爷放心,公子身边自有暗卫保护,绝对不会出事。”

    荣亲王目光坚定,拼了老命也要替儿子讨回属于他的东西“不必再等,今晚就让他们把折子递上去。”

    太极宫

    皎皎明月高高挂

    胥御皇帝看着桌上的奏折,沉思不语。

    宋平跪在地上,再一次苦苦哀求。

    “皇上,既然动了周松,就万万不可再动吴哲,宏安三十万吴家军皆是忠孝两全,不能寒了他们的心啊。”

    胥御皇帝突然冷笑“吴家军,呵,好一个吴家军。”

    他站起身,将桌上奏折全部扔在地上“恐怕这三十万人效忠的是吴哲,不是朝廷吧。”

    宋平连磕三个响头“皇上三思,吴哲父兄皆为国捐躯最是英勇,如今豪千过世,匈奴更是蠢蠢欲动,我们不得不妨。”

    胥御皇帝将他扶起,语重心长“从前父皇在时就常和朕说,匈奴四分五裂,不足为惧。”

    “可是陛下,用汉水决堤来捉拿吴哲实在牵强,难堵天下悠悠之口。”

    “而且……”宋平抬眼看了下胥御皇帝脸色,终是说出了埋在心里的话。

    “而且这些证据明显是有心之人所为,老臣担心他们居心不良。”

    胥御皇帝甩甩袖子,意气风发“朕当然知道是有人故意操纵,不仅如此朕还知道是林有海暗中把伪证递给了荣亲王。”

    宋平一愣,更加疑惑“陛下既然知道,为何还要如此?”

    胥御皇帝摆弄手上扳指“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究竟谁才是黄雀?”

    崔昊和杜子林快马加鞭,欲要劝吴哲放下兵权告老还乡,可终究慢了一步。

    朝廷赈灾之时,多半磨磨蹭蹭叽叽歪歪,可若是想清党扫路,必是如秋风落叶,处理得干干净净。

    他俩才刚进入清平地界,就听说了宏安关吴哲因汉水决堤一事被朝廷押入大牢。

    试想汉水渠决堤乃是景龙24年一事,如今过去了整整4年,朝廷才想起来翻案,正是验证了那句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古今名言。

    两人走头无路,眼见身边朋友一个个不得善终,不免兔死狐悲。

    终是杜子林意志坚定,执意要去宏安关一探究竟,也许可以找到吴哲旧部,想办法营救。

    然而到了以后,更加心灰意冷。

    吴哲身边一众亲信,早已一同被朝廷缉拿归案,恐怕此刻已经如同死狗被百般折磨了。

    二人在宏安游荡数日,军营人心惶惶,城内亦是怨声载道。

    他们俩守在将军府门前,看着门口封条,悲痛欲绝。

    正出神之时,就听有人说话。

    “可是将军故人?”

    崔昊忙回头去看,见是一拄着拐杖的垂暮老人。

    “老人家,你可知道些什么事?”

    说着便递上之前吴哲留给他们二人的信物。

    老人拿着吴哲玉佩仔细看了半天,终是认了出来,掩面而泣“我是吴家军退下来的老兵,身有残缺,幸得将军照料全家才有活命。”

    两人这才低头细看,原来老兵右边裤腿空空荡荡。

    崔昊上前扶住他又道“我们是将军朋友,才一回来就听说将军遇害入狱。”

    “大约是三天前,突然来了许多带刀侍卫,不由分说就把将军府一众人全部抓走。只对外宣称是将军操纵汉水渠决堤,算计朝廷。”

    杜子林握紧拳头“老人家你可知将军府如今还有何人在此?”

    老头歪着头想了会儿“我记得有个何公子,未入军籍,应该没有一同被抓获。”

    崔昊大喜“你可知何公子在哪里?”

    “这我还不清楚,不过将军在潼安还有一个私宅,里面住了许多孤寡无依的老兵,公子们不如前去问问。”

    潼安西城

    有一宽大住宅

    附近百姓都戏称它为吴家后院

    叫他吴家后院不是因为这里住的都是吴哲妻眷,而是因为住在这里的都是无家可归的残老士兵。

    崔昊和杜子林到时,吴家后院哭声一片。

    闻者痛,听者殇。

    他们推开大门,只见许多老兵披麻戴孝,围坐着烧纸钱。也有年轻的士兵,只是都肢体不全。

    崔杜见到此情此景,不觉也落下热泪。

    百年宏安,巍峨之城

    太平盛世

    有人荣华富贵,锦衣玉食。

    有人平平淡淡,一家圆满。

    没有谁愿意打仗,打仗就要死人;要是死了也好,反正命也不值钱,可若是缺胳膊少腿,那就只能藏起来。

    藏在太平盛世的背后,它的影子里。

    这样,大周就还是那个国泰民安,繁荣昌盛的大周,没有悲苦。

    杜子林心中凄凉,上前踢翻烧纸炉“吴哲还没有死呢!”

    崔昊忙拉住他,向落幕的英雄道歉“各位对不住,我朋友对将军遭遇实在愤愤不平。”

    为首一个老兵揉揉苍白的脸“被朝廷抓走,将军怕是难逃此劫。”

    说罢,其他人又哭起来。

    崔昊只能好言相劝“敢问各位英雄可否知道何公子下落?或者将军其他亲信下落?我们若是能商议一番也许能救将军。”

    一个断腿的年轻士兵突然抬起头“你说的何公子,是将军府里的何公子吗?”

    “对,就是他,小哥你可知他在何处?”

    小哥点点头“事发之时他被将军撵出来了才没被抓走,只是……”

    杜子林抓着他手臂“只是什么?”

    “他情绪不稳定,晕倒在了街上,我好不容易才拖回来,两天了都没醒。”

    小哥说着就一蹦一跳地领他们进了屋里。

    “你们看,现在还没醒。”

    崔昊大喜,扭头便让杜子林去街上请大夫,几人忙活到下午,灌了两大碗苦药,何慈才悠悠转醒。

    “你终于醒了,吴将军可还有旧部?咱们要抓紧想办法营救。”

    崔昊见他嘴唇紧抿,似是还未回神,摇着他肩膀催促“时宜,你振作一点,若是我们再晚恐怕将军就真的要含冤而死。”

    杜子林端来一碗参汤,待他喝完也一同问道“将军临走有没有和你交待什么?”

    何慈看着他们俩,面色凄凉“我们被害了,二狗是丞相的私生子,这些年他一直偷看吴哲信件。”

    “吴哲把他当自己的亲儿子对待,可他居然如此狠心!”

    何慈想起二狗撕破假面具,与朝廷监军一同谋害他们的样子就忍不住大哭。

    “事已至此哭也没用,将军临走有没有和你交待什么,或者宏安还有什么靠得住的人?”

    崔昊心急如焚,半晌才听何慈说话。

    “有个千户大人叫汪朶,半月前回家探亲,应该还未回来。”

    “对了,吴哲从前和我说过,天门关的二皇子年少时与他交好,且是个有情有义的。”

    杜子林听他说完便和崔昊商议“我骑快马去天门求救,你留在这里等汪朶。”

    “不行,此时去天门关最快也要一个月,恐怕来不及。”

    “来不及也要去,吴哲乃是大将军,朝廷就算要他性命也必须随着律法来,刑部都察院和大理寺一级级审完少说也要一个多月。”

    崔昊沉思片刻,只好答应。

    二人不敢多耽搁,连夜杜子林便出城去天门求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