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剑与混沌 > 白虎衔尸 第二十一章 分汩流之
点此章节报错
    “有缘的话,自会相见。”

    姜非淡然一笑,匆匆转身,向前往天剑宗的栈道走去。

    “这算什么?”

    百里映秋眨了眨明媚的大眼,有些不明所以。

    顾长安圆瞪地虎眼中浮满心酸的打击,久久回过神来,怆然攒眉道“我也想知道。”

    百里映秋轻瞥红唇,微微一笑,与顾长安挥手告别,随着百里鸿升向元通宫的方向走去。

    顾长安心如止水,目光麻木地凝视着百里映秋渐渐远走的窈窕背影。

    哪曾想到,苦心积虑为百里所映秋所做的一切,居然是为他人作了嫁衣。

    毋庸置疑,从第一眼看到百里映秋的时候,顾长安就已经为她神魂颠倒,不能自拔。

    一路上更是不断示好,时常逗趣。

    看到成功博得百里映秋灿烂笑容的那一刻,是顾长安觉得这么多年来,做得最有意义的事。

    可眼下来看,都是些风吹即破的泡影。

    顾长安沉重地合上眼帘,将关于百里映秋的一切,深深埋藏在心底。

    ……

    走过浮空栈道,便进入一座郁葱青山。

    只见里面翠滴,落叶翩飞,曲水扬素波,青苔侵山岩。

    顺着石板路走了不久,隐隐山色深处依约露出一座碧玉怡人的竹林。

    记忆的轨迹交错,往昔与今时的景象重叠。

    这座竹林,与三年前遇到的那片几近相似。

    姜非心中一震,记起了那曾在竹林间相识的黑衣少女。

    谁曾想到,平白无故间,她居然会对自己狠下杀手。

    虽然时隔三年,可惶惑的感觉依然如当初倒在地上时一样强烈。

    姜非想到这里,不由地加快步子,向着碧玉竹林行去,直到近前细细端详,打理着心中难以平复的不安。

    风势乍紧,他蓦然回首,仿佛看见一道血红的人影一闪即逝。

    冤魂不散?

    姜非沉下眉头,这怪人说过,还会找他,天剑宗可不是等闲之地,恐怕他还不敢来撒野。

    若是真敢来,就让他好看!

    姜非想着,握紧手中的任远剑,翠玉林木上,有一群暝鸦振翅飞过。

    倏然间,竹林里面响起了悠扬顿挫的笛声。

    这笛声起韵时轻缓,如细水慢流,暖日清风。又缓缓转入沉亢,似寒冬霜月下凛冽吹雪的朔风。号野聒耳,凄凉呜咽。

    轻绝入骨的怆然忧伤,随风潜入耳中,又灌溉进心头,浇淋出难以名状的清殇愁意。

    姜非为之所动,暂时放下对血红人影的顾虑,追循着笛声,向竹林内走去。

    进入碧玉竹林后,笛声传递的忧伤也越来越清晰。

    直到走到了竹林深处,才算找到了笛声的来源。

    竹叶潇潇下,有一位中年模样的英朗男人,正倚着修长的竹身在横笛吹奏,遣飞情愁。

    他一头黑发不拘约束,简单随意地在头上挽了冠,上身穿着蔚蓝色衣衫,由于长期没有整理,只是懒散地套在身上,下穿黑色宽松长裤,腰间系着一条黑色的金纹带,斜挂着如脚掌般大小的黄藤葫芦。

    姜非没有打断他吹笛,静静地站在竹林内,感受着笛声抑扬时绵绵不绝的悲凉秋意。

    英朗男人应该也已经察觉到了有人接近,但他并未急着朝姜非看来,而是继续浑然忘我地吹了一段。

    笛声止下后,他睁开意犹未尽的沧桑眼目,娴熟地收起横笛,又将腰间葫芦解下,提在嘴边灌了一口,悠悠道

    “醉亦清醒醒亦醉,桃李蹊里蝶成队。让我猜猜,你是为何而来。”

    英朗男人吹奏的笛声虽然哀怨,可说话时的声音却是比较清朗,如高山流水般气韵爽畅。

    姜非有些意外,英朗男人没有直接索问来历,而是先自行猜测。当真气宇自一,不是凡俗之人。

    “倘若没有猜错的话,你是来天剑宗拜师学艺的。”

    姜非情知他会猜中,倒是没有感到惊异,只是点了点头,坦然承认事实。

    “你既然是来拜师学艺,就应该心无旁骛,怎会中途转程,来到这里?”

    英朗男人眉宇间的垂发随风飞扬,洒脱着奔轶绝尘的潇洒风采。

    “不是命中注定,便是缘分使然。”

    姜非因听了笛声后心有所感,竟说出了原不是自己所能驾驭的言语。

    “哈哈!”

    英朗男人笑了两声站直身子“生死易卜,知音难觅。你小小年纪就有如此觉悟,看来也是性情中人。”

    倘若一切都是安好如初,谁又愿意多愁善感。

    姜非眼下已是失父丧母,无家可归,心中自然苦涩,走到无人之处时,又听到了英朗男人忧伤的笛声,闻声起绪后,心中必然有所牵动。

    可又不能肆意倾诉,随时随地毫无顾忌的展露脆弱,只能淡然一笑,泯下恩仇。

    “浅陋之言,让你见笑了。不知尊姓大名?”

    “叶凌风。”

    姜非与叶凌风互道姓名之后,便与他在这竹林内席地而坐,畅所欲言。

    他们很有默契地没有问起对方的来历,只是谈说些无关紧要的风月往事。

    更多的时候,姜非只有静坐聆听。

    从叶凌风口中得知,他的剑道曾经在天剑宗屈指可数,因为后来下山游历违反了门规,便被掌门处罚在此地,静思己过。

    这片竹林幽僻清静,他倒是乐得其所。

    一晃已经多年。

    姜非是第一个无事所表,而来到此地见叶凌风的人。

    他承诺可以为姜非讲解剑道,而却不让对其有所称呼。

    说是既然已经成为朋友,就不该拘泥于礼数称呼什么名讳,当是忘年之交,直道姓名即可。

    姜非欣然接受,对于剑道他还一窍不通,有人肯倾心讲授,自然是求之不得。

    不过由于叶凌风正处于服罚时期,自然不能公然授教姜非剑道。

    便约定待到入夜时分,姜非便可悄声来到此处学习剑道。

    谈笑间已经日落西山,姜非才恍然惊起,匆忙与叶凌风道别,继续向天剑宗行去。

    ……

    元通宫。

    “来人止步,所谓何事?”

    气派华丽的宫殿门口,一位眉清目秀地女子亭亭侍立,脆声发问。

    “来此求学。”

    百里鸿升说着将手中纯阳子修写的信笺轻掷了上去。

    “容作通报,稍等片刻。”

    清秀女子说着指尖转动,光华闪烁间凝聚出一只栩栩如生的玉光灵鹤。

    光鹤清鸣一声,展动翅羽之际衔起信笺,飞速向着门内闪动而去。

    过了不到一盏茶的时间,一阵馥郁芳香的花气拂影而出。

    “原来是纯阳道师所推荐的弟子,有失远迎。”

    随着温润如水的声音响起,门内凌波走出一位绰约多姿的女人。

    她体态高雅,头绾如意髻,身穿逶迤曳地水云霓裳衣,碧素相接地裙腰间,束着青翠冰玉带。

    柳眉依依,自带三分春色,凤眼盈盈,饱涵似水柔情,当真是仪态万千,温润如玉。

    “初来乍到,不知如何称呼?”

    百里鸿升目露惊艳之余,也没有失掉礼仪。

    “我就是你们今后的师傅,连芸香。”

    连芸香温声润语,唇边笑意浅浅,温善可亲。

    百里映秋扑闪着明媚地大眼,娇声道“师傅好!”

    “你们一路走来,风尘仆仆。必然是身心劳顿,快随我进来。”

    连芸香笑意更浓,挥手招呼百里兄妹二人,随她向里走去。

    灵禽比翼游,瑞鹤戏太清。

    宫内是座渠道通达的碧水玲珑池,中间的圆形平台纹案精美,周边的玄关持续涌泉,半吞半吐,盈满水面而不溢洒,寓意着阴阳成合的无上源义。

    五条分支的通道均匀分布,条条有理地延伸向各个堂殿,暗含着五行齐聚,各司其道的至箴渊理。

    行走在此间宛若仙游于九天,又浑如临流于清梦,真乃景致高格,梦幻朦胧。

    百里兄妹两人在感叹奇景之际,已经走到尽头。

    连芸香唤来一名女弟子,让她引领百里兄妹去换洗衣物。

    收拾妥当后,便又随女弟子来到正殿,举行拜师仪式。

    “元通宫精通阴阳开合之法,五行变化之术,你们二人资质尚佳,立意学习哪个门道呢?”

    连芸香婀娜的体态立在大殿中央,笑意盈盈,温声问道。

    “升龙诀!”

    百里鸿升剑眉一挑,不假思索道。

    连芸香笑意一滞,旋即又晕了开来“升龙诀可是元通宫的绝学。即便境界达到,若是没有得到门派一致认可,也是学习不得。”

    “那要如何才能学到?”

    百里鸿升星目一睨,虽然有些迫不及待,可并未在语气上有所表露。

    “修行贵在持之以恒,可不要贪进心急,你们现在境界如何?”

    百里鸿升和百里映秋先后报出了各自的境界。

    原来百里映秋虽然年纪不大,却是已经具有了“凝气”中期的修为,在同相年纪的女弟子中,可以说是出类拔萃,鹤立鸡群。

    而百里鸿升更是了得,小小年纪便已经达到了“凝气”后期的修为,怪不得如此自信,直奔升龙诀而来。

    连芸香笑意盎然,频频点首。可见对这两名新入门下的弟子也是比较满意。

    “你们的修为已经渐入佳境,可要想以后能修炼升龙诀,必须还要从五行学起。”

    百里鸿升剑眉微敛,原本以为只要境界达到便可学到升龙诀,哪里想到拜入门下后竟然还有如此繁琐地要求。

    “这是为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