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文道祖师爷 > 第220章 可怕老女妖
点此章节报错
    崔正地第一个反应过来,拔刀就要下令大军调转。

    虽然他看不起赵川的为人,但是如果有妖族肆虐,也要先诛杀妖族再说。

    殷明忽然开口道“不必担心,是赵川的报应到了,与我们无关。”

    报应?

    众人都愣住。

    刘默阳忽然蹦出两个字“殷灯?”

    殷明笑着点点头道“殷灯就是他的报应。”

    有些人想到了什么,但是大多数人,都还是一头雾水。

    这时候的坤孙王谷前,赵川正站在一旁,监督军士们干活。

    他心中颇为满意。

    只要这些妖族尸骨带回去,他便是大功一件,朝廷的丰厚赏赐是少不了的。

    说起来,倒是要感谢那殷明。

    若非是他大败妖族,自己哪里能捡到这么大的功劳。

    不过,回头倒是要打听清楚,那殷明认识的“元九”到底是什么身份,可别到时候节外生枝。

    他正这么想着,忽然远方一阵天摇地动,似乎有什么庞然大物在狂奔而来。

    赵川登时变了脸色。

    他狂吼道“大妖敌袭,都做好准备。”

    他话音未落,只见一只小山般的老熊出现在眼帘中。

    赵川心中暗叫不妙。

    他虽是武宗,却并未臻至大宗师之境,绝对不是这大妖的对手。

    他看向老熊,抱拳道“大妖阁下,这些妖族可不是我们所杀。”

    “冤有头债有主,须不可向我们讨命。”

    他说着,手已经攥住了剑柄,手心有冷汗流淌。

    老熊还没开口,不知何方,响起一个清脆的女声。

    “小熊王,吃掉这些人族,你应该就能成为妖王了吧?”

    这声音虽然清脆悦耳,但是仿若大道隆音,在耳畔轰鸣。

    伴随着说话的声音,天穹上竟然还有惊雷劈落。

    赵川哪里知道这是文道手段,下意识的就以为碰到了不可想象的强者。

    不过,这位强者究竟在什么地方?

    老熊闷声闷气的道“谢谢主人,请主人在云端稍等片刻。”

    那女声道“你快些,我可不耐久等。”

    赵川一阵头皮发麻。

    这年轻的女声,必是一尊恐怖的妖族老妖怪!

    大妖为奴,返老还童,语带雷音,立身云端……

    这些,都表明对方的绝世强大。

    赵川哪里还有一点斗志,直接强提内力,飞身往崖壁上奔去。

    不过,他境界摆在那里,连浮空都做不到。

    所以,他只能手脚并用,像一只大猴子一般,攀着岩壁而上。

    虽然姿势不甚雅观,不过这危急关头,他爆发出的速度倒是很快。

    这时,他身后妖风袭来,一股巨力打在他后背。

    是那老熊隔空一击。

    赵川根本无心还击,只是仓促的挡了一挡。

    伴随着这股力量,他终于飞上大峡谷。

    他一头栽在泥土中,一边爬起来一边吐出两口鲜血,连滚带爬的冲向远方。

    无数的青州士兵四散奔逃,自然也没有人敢阻挡老熊。

    这时候,天穹上响起几个古怪的音节。

    天雷劈落,指向赵川。

    赵川被劈得浑身焦黑,毛发都糊成一片。

    事实上,天雷并不算多么粗壮。

    以赵川的实力,本不至于如此狼狈。

    只是他被这个根本没有露面的女妖吓破了胆,哪里敢出手反抗。

    赵川逃远后,老熊后背的熊毛一阵耸动,殷灯从其中钻出头来。

    殷灯丢给老熊几枚蜜饯,笑嘻嘻的道“好啦,咱们也不必杀人,就这么回去吧。”

    老熊根本不在乎那些人的死活,他缩小身子,欢天喜地的接住蜜饯。

    他再次变得像是一只大狗的大小,而且性格仿佛也变了。

    只见他小口嚼着蜜饯,撒开四爪,欢快的奔向东南方。

    是日,深夜。

    殷明抵达西骞省齐阳郡。

    崔正地向殷明告罪,请恕不能相陪。

    他还要继续率领大军回撤,前往省城。

    齐阳郡中,一片灯火通明。

    郡城门口,无数文人跪在城门前的道路两侧,皆是五体投地,神色恭谨。

    殷明远远的看到这一幕,不禁心中轻叹。

    这个世界的文人,被压抑的太久了。

    自己对他们来说,或许就是黑暗中的一线光明。

    殷明并不需要他们如此隆重的迎接,却也无法改变文人们激动的心情。

    随着他的接近,文人中有人带头,山呼“夫子圣明”。

    这才短短一天的时间,此地居然就聚集了五六百名文人。

    文人之后更有数千百姓,因为听说殷明是公开讲道,也想聆听。

    齐阳郡守来到人群前,道“大家行礼后都退开,先让殷夫子去休息。”

    众文人轰然称喏,但在他们眼中,有着掩饰不住的期待和失落。

    显然,他们既希望能令殷明满意,也恨不得立刻聆听殷明讲道。

    殷明从马上缓缓飞起,在文人们愕然而崇敬的眼神中,凌驾在离地三四丈的空中。

    这个高度,既不会显得过于高高在上,又能让所有人看清他的身形。

    殷明道“诸位盛情厚意,吾心甚感之。”

    “今夜公开讲经传道,诸位若敢兴趣,便请来听。”

    众多文人都露出喜色,但是没有一人开口。

    郡守上前道“殷明夫子,您远来至此,舟车劳顿,怎么敢劳烦您连夜讲经。”

    殷明道“无妨,只因感你们之诚心,这不算什么。”

    “况且,我此道,初入门时,于星空之下诵经修行,别有神效。”

    “夜半传道,也有其中好处。”

    郡守这番客气,也是强自克制立刻聆听的欲望,闻言再也矜持不住。

    他垂首行礼,道“多谢夫子,我等深感夫子恩德。”

    随之,殷明被众人簇拥着,一路来到郡城军队的校场中。

    此地将军也是前朝后裔,对殷明感恩戴德,对于借用校场,自然没有半点意见。

    殷明来到临时加高的木台上,端坐下去。

    他带来的十余名亲传弟子垂手立在身后。

    殷灯在旁掌起灯来,书童把书箱背上来。

    殷明袍袖一振,四卷玉书简飞射而出。

    《易》、《轶》、《诗》、《书》。

    轰!轰!轰!轰!

    四卷原始真经陡然变大,分镇校场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