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文道祖师爷 > 第107章 慌张的省府官吏
点此章节报错
    聂立忽然心里一动,看向父亲,道“爹,你看,若是鹏儿去……”

    聂忠平站起身,淡淡的看了聂立一眼,便径直离去了。

    聂鹏一脑门的迷糊,不知爹和爷爷打什么哑谜。

    聂立却已经明白父亲的意思。

    聂立盯着儿子,忽然叹了口气,道“鹏儿,你这小子,捣蛋搞坏的本事,倒是比爹还厉害的。”

    聂鹏缩了缩脖子,道“爹,你这就过誉了。”

    “哼,”聂立没好气的道“我问你,若是让你去破坏那省府正在做的事,你可有法子?”

    聂鹏一听就来劲了,道“这还不简单,我带两个家丁,去砸了他的场子。”

    “晾省府里那怂包捕头,也不敢阻我。”

    聂立抽了聂鹏一记,恨恨的道“你这废物,就知道动手。”

    “若是动手,我还用吩咐你?”

    聂鹏也是聪明人,眼珠子转了转,笑道“我懂了,爹的意思,是要我给他使绊子。”

    聂立问道“你可有法子?”

    聂鹏嘿嘿笑道“爹,你放心,我保证他省府门口,半个人影也无。”

    聂立满意的点点头,知道儿子已经领悟了自己的意思。

    聂鹏兴冲冲地去了,也不知要用什么法子。

    他显然真的很有办法,从这一日开始,西城的人就少了很多。

    尤其是省府门前,半个经过的行人也无。

    就算殷明学问再深,教化之能再强,若是没人听得到,那也是无济于事。

    一连三日过去,殷明还在省府门口讲学,听讲的人,还仍是只有杨子铭和柳腾两人。

    经承曹达和捕头孙明功实在瞧不下去,一起出府,来到殷明跟前。

    孙明功苦口婆心的道“省府大人,您就别白费功夫了,难道您真不知道这几日发生的事吗?”

    殷明停下手中的笔。

    《孟子》一书,他著好的部分已经讲完,现在他是边写边讲。

    殷明问道“哦,这几日发生什么事了?”

    孙明功道“都督府的少公子,在城东放出话来,说城中大道被官家占用,不许百姓行走。”

    所谓城中大道,就是横穿封西城东西门的一条大道。

    省府、都督府,都在这条道的两侧。

    殷明点点头,道“怪不得,我说此路上怎得人流如此之少,原来有人不许百姓经过。”

    孙明功和曹达一起愣住,不知道说什么。

    省府大人也未免太淡定了点。

    你愤怒啊、怨恨啊、无奈啊、绝望啊……

    你难道还不吸收教训吗,还不明白不能违逆都督府吗?

    曹达道“漫说此道,那位小少爷还叫人在西城闹事。”

    “凡是接近省府的行人,不论缘由,见到就是一顿揍,所以这几日连西城的人都变少了。”

    殷明摇摇头道“好大的胆子,都督府的子弟放肆至此,竟敢公然殴打民众。”

    “孙捕头,你当去查明此事,只要拿到证据,便将此子收监。”

    听殷明这么说,孙明功那头登时摇的跟拨浪鼓一样。

    孙明功连忙道“我的大人啊,你这是要我的命啊!”

    “都督府,咱们可惹不起啊!”

    殷明皱了皱眉,自己手下这位捕头,也未免太怂包了。

    论修为,他是武师巅峰的强者,绝对强悍。

    可此人总是畏手畏脚,若要叫他办点事情,但凡有一丁点危险,便像是要了他的性命一般。

    殷明不说话,孙明功和曹达却是更着急,都要开口,继续劝殷明。

    殷明忽然道“且不说这个,我这边讲学,你们可听进去了什么?”

    两人茫然的摇摇头,显然两人的心思都不在这里,压根没听殷明讲的什么。

    殷明道“你两人且在旁边坐了,旁听个一时三刻,再做他说。”

    孙明功两人哪有这个心思,急忙推拒“大人,现在可不是说这个的时候。”

    “都督府显然已经是不满了啊!”

    殷明面色微微一肃,道“孙捕头,曹经承,你二人去到一旁旁听。”

    他以官职称呼两人,显然是在以省府的身份命令两人。

    两人见他神色端正严肃,都不禁萎了,只得闷闷的点点头,领命退到一旁。

    殷明却翻过了书稿,道“子铭,我问你,你以为教化百姓,传道君王,这种事怎么样?”

    杨子铭思索了一下,道“善矣,只未知其可也。”

    殷明道“夫我辈者,行其道尔,何言其可?”

    “我语汝行道也,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

    殷明这是以《孟子》经文,结合到现实中来讲解。

    他先问传道讲学,教化百姓之事,杨子铭认为这是善事,只是不知能否达成。

    殷明却认为,讲学成之,民知之,当自得无所求;讲学失之,民不知,亦当自得无所求。

    这其中,表达出一种,一心求教化,固守本心的慷慨豁达。

    尤其此番他催动文气,更见经文真义,有振聋发瞶之能效。

    曹达和孙明功一时听得呆了,居然忘了本来的目的,都目不转睛的看着殷明。

    杨子铭道“先生言嚣嚣,嚣嚣者,自在也。”

    “请先生指点,何如之可嚣嚣?”

    殷明道“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

    “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此乃是《孟子》原文,讲的是不因境遇而改变本心。

    这圣贤之言,以文气催动,自是使得人皆震撼。

    曹达和孙明功都不能言语,原本对省府的做法不解,但现在却有些明白了。

    这就是教化之能效,诱人向善,导人为正。

    殷明看了一眼两人,知道两人都受到触动,想法已有所转变。

    殷明继续讲经,详细解释适才所说的哲理。

    古文经书的特点就是文章短小精悍,浓缩哲理于短短的篇章中。

    因此,诂训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也是师长的主要责任。

    殷明两世为人,见地非凡,一席话说下来,直叫曹达和孙明功有醍醐灌顶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