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的果实。可是在这片土地上,有着好多大树,它们在生长过程中,会压迫到彼此的空间。这就需要战争解决。”
以大树比喻农耕文明,这让众人顿时有了一个可视化的场景。
“这些大树,就是春秋战国时候的大小诸侯国,最终他们被秦朝这棵最大的树给占据了部的空间。自此以后一千多年,我们都是在秦朝这棵大树的地盘上生活。这一点,我们只要看看长城就很明白了。”
秦牧几笔在黑板上画出了东亚大概地形,然后在上面长长的划了一条线。
“这就是长城。”秦牧指着这条线说道“我们汉族人,自秦始皇以来,一直生活在这条城墙的保护之内。为什么秦始皇这棵大树长到这里就不像外扩张了呢?因为长城之外不适合农耕文明发展。”
“长城以外,是一个高原,我称之为蒙古高原。那里的土地,不适合耕种,所以我们农耕文明不会向那个方向再扩张了。那里只适合养牛放羊,所以那里的人们是另一种生活方式,叫游牧文明,也是农业文明的一种。”
秦牧紧接着几笔画出了中国的简略地形图。
“实际上我们的生活,主要是依托这几个产粮区,华北平原,江淮流域,珠江地区,以及关中和蜀地。这就是我们一千多年来求诸于内的发展成果。农耕文明的大树,发展到极致,向西被青藏高原阻隔,向北被蒙古高原阻隔,东边是大海,南边是零碎小国,这棵大树最舒适的空间已经被秦始皇打好了基础。”
秦牧不由得对祖先表示了由衷的钦佩。
千古一帝,名不虚传!
“自秦皇以后,历代都以长城为界,不是没有原因的。这是农耕文明的本质所决定。而秦始皇的雄才大略就在于此。他耗费了无数人力物力修建了长城,可以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直到今天,这片土地上的后人依然在享受他的遗产。”
众人听完秦牧的讲解,这才真正意识到秦始皇的伟大。原来他早就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早早就修好了长城,把最适合农耕的土地给圈了起来。
“长城,就是为了抵御游牧文明所建造的。游牧文明的本质是闲逛。他们没有明确的目的地,今天心情好,向东跑跑,明天心情不好,向西逛逛。他们必须要逛,因为牲口要吃草,可着一个地方吃肯定不行。”
秦牧的话引起了一阵笑声。
“在原始的科技条件下,他们必然如此。因为他们不可能预测到哪里草多哪里草少。走到哪算哪,见到谁抢谁,这才是闲逛的本质。因为他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不足以支持他们的生活。有水,有肉,但是他们缺少生活用品。而生活用品的发达,是手工业发展的结果。农耕文明才有手工业,背靠大树好乘凉。坐在树荫下才能做出各种精美的东西。”
“而游牧民族呢?他们没有固定的家,所以也就无从产生手工业作坊。这样他们就必须抢。而抢劫就有明确的方向,就是南下!南边,是农耕文明,有着丰富的手工业产品。”
听到这话,众人对秦始皇的膜拜又加深一层。这不只是圈地了,还是修城墙。难怪长城叫“城”,原来这真的是一条巨大的城墙。
长城事实上把农耕文明作为一个城市给保护了起来。
“游牧文明对农耕文明的战争是无法避免的。他们一定要抢,所以即使农耕这棵大树不想再扩张了,可是游牧这条饿狼还是会来,这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这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所以蒙恬、霍去病打匈奴,李靖打突厥,到现在大宋打契丹,都是一脉相承。”
说到这里,秦牧不由得看了看余里衍。这件事不知道会不会对她造成什么影响。
不过还好,余里衍面不改色,依然认真的在听秦牧讲话。
秦牧这就是太小看了余里衍。作为辽国公主,余里衍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