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秦牧发行货币(2 / 3)

大宋混世魔王 凭鱼跃 4354 字 2020-06-23

赵佶就不管了——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

现在大宋的纸币已经开始泛滥,市面上通货膨胀严重。

这种情况也不能怪赵佶。因为现在金国卖城要价很高,而赵佶要完成超过祖先的丰功伟绩,所以他一定要把那几个城买回来。

买城要花钱,金国人可不要交子。于是赵佶只能巧取豪夺,大量的发行交子,从市面上套取真金白银。

若不是秦牧一直在自己的地盘给工人发铜钱,这片地方上也早被波及了。

为了避免被大宋的超发所连累,秦牧决定把自己的经济体系和大宋来个彻底的切割。

只要发行了自己的货币,那么大宋和自己就是两个经济实体了。

而且这样子做,表面上还是能暂时瞒过朝廷。

大宋的交子并不是只有朝廷在发,实际上很多大的商家自己也发——他们富可敌国,有这个资本和需求。

北宋初年,四川用铁钱,体重值小,1000个大钱重25斤,买1匹绢需90斤到上百斤的铁钱。流通不便。于是,商人发行一种纸币,名为交子,代替铁钱流通。

兑现时每贯须扣除30钱。成都16户富商为印造发行并经营铜钱与交子的兑换业务而开设交子铺,开民间金融之先声。他们每岁在丝蚕米麦将熟之时,用同一色纸印造交子。

有例在先,秦牧并不是太担心朝廷发现。而且到了现在,发现不发现也不太有所谓了。

第一版新世界币完复制了后世的币值。

一分,两分,五分,一角,两角,五角,一元,两元,五元,十元。

十元就到头了。

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商品的种类和数量,而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是专门用来做交易,买东西的。

如果最贵的产品不过几元钱,那么做出百元大钞有什么用?

新货币的发行没有大张旗鼓。折美鸾统领了这个工作。

她事先给工人说明白,要纸币还是要铜钱,悉听尊便。要什么给什么。

可是工人们发现,便民商店已经不收铜钱了,只能用纸币买东西。

便民商店在微山湖已经开了好几家,而且现在商品比原来多的多。

煤油灯,玻璃杯,香烟,火柴等等这些就不用说了。

现在还有大量的搪瓷产品上市。

谁看着搪瓷杯子不动心呢?这个生活太需要了。

不说上班带着一个搪瓷杯喝水多方便——总不能带瓷器杯子吧?

就是家里的洗脸盆,和面盆,各种盆,从木头的换成搪瓷的,那简直是从地上到天上的变化——这也太好用了。又轻便还不漏水。

就算男人们不想买,女人都不干!何况男人也想买。

想买这些,必须用纸币!不是朝廷的纸币,是秦少爷的纸币。

于是绝大部分人都选择了要纸币,只有极少数心思多的,觉得纸币太不保险,没有铜钱踏实,所以还是选择了要铜钱。

这让拿到纸币的工人禁不住大肆嘲笑那些领铜钱的。

秦少爷的纸币和朝廷的交子能一样吗?

看看咱们这纸币——工人们已经把自己和工厂融为一体了,多漂亮,多结实!

这是当然了。秦牧在微山湖建造印刷厂的时候就考虑到了纸币问题。那个印刷厂是有印刷纸币的能力和技术!

(这点我不能详细写,写多了好麻烦,所以希望读者理解一下,写多了过不了审核。)

秦牧的纸币,和后世比起来也差不了多少,起码相当于市面上最好假币的水平!

这个水平足以碾压本时空的交子了!

纸币迅速的从工人手里递给了商店的售货员,然后再次回到了折美鸾手中。

同时,万千件搪瓷商品流入了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