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赵良嗣(3 / 3)

大宋混世魔王 凭鱼跃 3814 字 2020-06-23

师知道了。

总有人想四处下注,就好像任员外一般,一边给朝廷干,一边给秦牧干。

有人就要一边当着辽国的官,一边示好郭药师。万一辽国没了,自己还能在郭药师这里讨口饭。

郭药师一听这消息,那还犹豫什么,反了吧。

于是果断的带着人马城池,投降了大宋。

赵良嗣说的这些,秦牧都知道——史书都写着呢。他想听更多的,史书上没写的。

可是赵良嗣也不知道更多了,他十年没在辽国了,对于这些,只是道听途说,再加上小心求证。 至于更多内幕,就不是他能知道的了。

秦牧觉得有点遗憾。你知道的还不如我知道的多,甚至还不如我这本书读者知道的多,这样你还有什么存在意义?

历史上的你,还不如郭药师重要。

这个人,先杀了自己的长官,归顺辽国,然后又背叛辽国,投降大宋,最后又阵前倒戈,当了金国的官。

这妥妥的三姓家奴,当世吕布。

可以说没有此人,靖康耻未必能发生。

金兵第一次攻打汴梁时候,徽宗被吓得急忙禅位于钦宗。

这个消息传到了完颜宗望营中,宗望惟恐宋朝有所准备而想退师。这时候郭药师站了出来。

“郭药师曰南朝未必有备,言汴京富庶及宫禁中事非燕山之比,令太子郎君兵行神速,可乘此破竹之势,急趋大河,将士必破胜,可不战而还。苟闻有备,耀兵河北,虎视南朝,以示国威,归之未晚”。

他站在战略的高度上给完颜宗望——金国二太子,分析了一番。

总体就是说,您别怕,宋国未必有准备。汴梁宝贝老多了,可不是你抢的那点破烂能比的。现在去抢,跑快点没问题。大宋一定没有准备。

就算他们有准备也没关系,咱们耀武扬威一番,也没半点损失。

二太子一听,你小子说的有那么一点道理。好,就这么办,于是金兵就直奔了汴梁,从而才有靖康耻。

秦牧知道这件事。再走一阵,自己就要到达易州了。宜州正是郭药师的管辖地。如果自己杀了郭药师,那是不是就没有靖康耻了呢?

这能不能作为一个选项呢?

秦牧陷入了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