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重生三国之上将潘凤 > 第四百八十二章 吴国之主
点此章节报错
    羡溪

    魏将孙礼先锋军起,趁吴军重兵布防在濡须坞时,谋城而来。

    “报!羡溪城守不足。”探子回报。

    孙礼喜之,“恩,速去,轻骑先行,濡须那边知道了就会派援军过来,趁他们回过神时,夺下此城!”孙礼令道。

    孙礼调动兵马,骑兵快行前军,很快就就和军队分散。

    “过了山头至羡溪,明早之前,就可攻下!”孙礼鼓舞道。

    魏军士兵大振,呐喊冲前。

    魏军冲入山道,直奔主城,骑兵入道,突然左右山上埋伏的吴兵冲出,箭石而下,后一拥冲下。

    “埋伏!备战!”孙礼大喝。

    突发的情势出乎意外,“这兵力不对?”孙礼看着山上冲下的吴兵,数量之多,超乎可理解范畴。“濡须那边应该没有兵马调动这边才对?”

    孙礼不解,魏军的探子并未有报。这么多兵力若是从濡须调来的,一定会被察觉。除非,他们不是从濡须来的,而是从水上。

    吴军中为首壮汉,手持大斧,迎向了孙礼,“受死!”

    大斧挥击下,气势猛烈,若中一招必人亡马倒。孙礼视之,惧退勒马闪开。

    “吴主近卫军首,周泰在此,来。”周泰提斧对言。

    孙礼“周泰?”面前这人却是震慑住了自己,众将士观之,士气已溃。接着追问“汝军何时来的,怎知吾军攻此?”

    “顺道来的,我猜你们进兵濡须,必会先来羡溪一趟。”山上一人对话道,此人气宇非凡,王者帝气,万军从中一眼觉之。

    孙礼闻声,仰望上去,“汝何人?”

    此人回“孙登。”

    巢县,江上。

    魏将张虎、乐綝二人领军从居巢一路至此,欲要渡江,往羡溪去。

    “主军都在濡须,羡溪应该无兵多少,此番可攻去,就夺城池。”张虎言。

    乐綝“若是濡须兵出,救援羡溪,可速报回将军,通知军进攻濡须。”

    船只等岸,众兵齐下。“登陆!”

    张虎“看来濡须那边真的不打算出兵,居然无兵来袭我等。”见眼前所势,居然如此顺利。

    乐綝“濡须兵力是防备是用的,不是支援用的。他们断然是不敢来袭的,除非逼不得已。”

    二人登岸,见岸上无敌埋伏,便有松懈之意。

    魏军正登陆未完,东南方向冒出了不少战船。

    “将军!有敌船!”将士喊道。

    张虎观之,大惊,“居然从江上来!”本以为吴军即使突袭埋伏,应该是从濡须一路埋伏在岸,但是后江上,超出预料。

    乐綝见之,便觉不对,“他们来的方向不对,不是从濡须的兵力,似乎从长江那边……”

    吴军战船上,领将韩当指挥道“准备登岸,他们要逃了。”

    吴军登陆极快,对于船操作远胜魏军,魏军还未下船,对方就后攻了上来。

    张虎“先退!我们动向被查,不宜作战!”

    二人退兵往陆路逃去,魏兵逃之不及,被韩当军击杀。

    韩当“往羡溪去,汇合陛下。”

    羡溪

    孙礼先行骑兵中伏,节节败退。

    “看招!”周泰猛得一斧攻下,孙礼无力招架,后撤退往骑兵中。

    孙礼“撤军。”

    令下,魏军开始退离,撤逃。

    周泰欲要追击,被喊停,“别追,幼平。”孙登喊道,“逼退就好了。”

    周泰“陛下,我可带人追去,必擒杀之。”

    孙登“没必要,来此的魏军皆是骑兵,定步兵在后,擅自追去,恐不得好。等韩当将军到,在往濡须一趟。”

    豫章郡,海昏

    步骘、丁奉、潘濬兵败柴桑,退往海昏,重新设防。蜀军从九江攻下,欲要攻夺主城南昌,取豫章郡。

    “沿途一带城池被破,蜀军分军而行,要往此下了。”步骘对众将分析如今战势。“不过军队一旦入了豫章深处,他们的粮草补给就会跟不上了。”

    “地势山险,道路崎岖。当年曹操攻江东,也是受了此遭。今日他们也一样。”

    丁奉“我们可派军埋伏各山道之间,探查他们粮草的押运,只要毁了运送,他们自然败退。”

    潘濬“恐不易,粮草是他们重中之重,我们能想到,潘凤岂会想不到。就怕埋伏不成,损兵折将,那时城池都守不住了。”

    步骘“现在是国危,若是能在此退敌蜀军,那么可缓解战局情势。即使不成,我们也可坚守城池不战,想必也能守此地很久,此地破了也可退到下一个城守。他们想攻破主城南昌,一路远着呢。”

    丁奉喜道“那就是同意我去袭粮了。”

    步骘“汝先伏兵去,等探知押运路线,就通知你。”

    公安

    杨仪受命到底督运粮草事宜。

    “这么快就攻入豫章郡了,大将军果然非同凡响。”糜芳叹之。

    杨仪问“新的粮草备好了吗?”

    糜芳“那是自然,荆州粮运一直吾负责,能有何碍?”糜芳对于突然派来统责的杨仪,心有不喜,此人气焰逼人,眼神中总是一股轻视之意。

    杨仪望着前军送来战线图,正思略中。“豫章地内,极难运送。若是中伏,只怕要退军的。”

    糜芳“这不是吾等该管的,我们只需派人按照路径,运过去就行了。”

    杨仪对于糜芳心态,心中鄙夷,庸才岂能理解自己所想。

    杨仪拿起了笔再地图上,圈点画线,又写上了几路进法。然后拿给了糜芳,“按照这个所写,吩咐下去。”

    糜芳见之,有所犹豫,“擅自修改大将军路线,且能成……”

    杨仪“大将军令我统督运责,我自然是可安排一切。按此所行即可,若是有差池,到时必上报大将军,唯你是问!”

    糜芳对于这杨仪这般威压,心中气怨。自从关羽死后,再也没人敢这样欺压自己。现在汝是何人啊?也敢这般,若是得权还得了?按你计行就行,到时出了事故,罪责的也是你。

    糜芳“好,吾这就安排去。”

    杨仪当然知对方心中怨恨,但对于自己,无所谓矣。对方不敢不从命。和这些庸人共事,不必解释什么。

    “这国家无我怎行呢。”杨仪心喜叹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