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金钏逐波江水遥 > 第四十三章一年之计在于春
点此章节报错
    李德裕三月份由袁州长史调任滁州刺史。柳叶自是不知这个消息。

    万物复苏,又到欣欣向荣的季节,一年之计在于春。

    柳叶决定走出家门,她得自食其力养活自己。养蚕是个不错的生计。

    常言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想要得到,辛苦在所难免。

    三月初她开始浴种,用白蒿煮汁帮蚕卵除杂菌。和村里的姐妹相约去山里采摘桑叶。

    柳叶在村里有个好姐妹,名叫黄莺。真真是人如其名,灵动娇俏如黄莺一般。

    女孩子比柳叶还大一岁,最是心高气傲的。十里八村都知道黄莺心灵手巧,容貌出众。

    女孩子虽是出身蓬门柴户,她钟情知书识礼斯文之人。书香之家往往不会差遣媒人到这偏僻之地。

    但是却有很多慕名而来的人,都是带着嫁妆请黄莺帮忙的。

    黄莺在一块幅面不大的锦被上,可以绣出几百朵雍容富贵的牡丹。

    以黄、绿、红、褐色与绿色地相结合,用平针两色推晕或三色推晕绣出牡丹、蝴蝶,对比强烈,富丽堂皇。

    清晨太阳还没从地平线上升起,柳叶约上黄莺和其他姐妹,走出家门一块进山。

    雾气缠绕在半山坡。她们和勤劳的鸟儿一样,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采桑喂蚕,柳叶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心里既期待又忐忑。

    如黑丝线缠绕的笼系,桂枝杆儿做成挑支的钩。攀着桑树柔软的枝条采摘桑叶,露水打湿柳叶鞋袜。

    黄莺等姐妹都爬到树上。筐笼挂在树枝上,骑坐在树杈上,采桑叶。

    柳叶仰头看她们,黄莺喊她“柳叶上来。”

    柳叶在家时,小的时候跟哥哥学,上树掏鸟,或是爬到树上折梅花枝条。

    这几年上树的事都是浣纱、桂子代劳。

    想到浣纱、桂子,柳叶压下思绪,把筐放到身后,手脚并用开始爬树。

    树上的姐妹咯咯地笑她,看着和大家闺秀似的,爬起树来和小猴子一般灵活。

    柳叶寻找一根结实的树杈骑坐在上面,左右看向众姐妹,仰天大笑。

    登高望远,坐在树冠上,眼前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有一天,我要生出一双翅膀,天地之间任我遨游。柳叶边采桑叶边想。

    清早进山采摘白天喂食蚕宝宝的桑叶,下午进山采摘晚上喂食的桑叶。

    滚圆白胖的蚕宝宝真的好能吃呀。

    柳叶辛辛苦苦采摘回来的桑叶,就在蚕宝宝沙沙沙,欢快的啃食桑叶的声音中消失殆尽。

    不过那沙沙沙的蚕食声,听在柳叶的耳朵里,却是充满动感的韵律。

    每当柳叶出门,路上的行人,会放下挑子。少年脱下帽子,耕田的忘了耕田,犁地的不再犁地。

    她婀娜的步履,绝美的容颜,吸引着人们的视线。

    晌午妻子到田间地头送饭,一看没耕几垄,又是看柳叶误了农活。

    妻子生气,农活要抢农时。数落丈夫几句,无奈丈夫屡教不改。

    爱美之心人皆有,她们看到柳叶还想多看几眼。都是美色惹的祸。

    柳叶和众位姐妹一样,用绢帕包裹住一头秀发。免得采摘桑叶时候,树枝刮到头发。

    一身荆钗布裙,脚上是一双麻鞋。一开始不习惯,一双玉足被麻鞋磨破,涂抹创伤药膏。

    如此反复几次,慢慢地也就适应。没有受不可了的苦楚,只有享受不了的福气。

    每每坐在树冠高处,放眼望去,柳叶心里发笑。春光明媚鸟语花香,入眼处皆是美景。

    想自己在家里时,出去一次,冠以郊游踏青诗意美名。若不是那次游园赏花,又岂能遇到薛尚。

    想到薛尚,柳叶眼睛酸涩。哎,别胡思乱想,干活要紧。

    初春时节草长莺飞,对于柳叶来讲,现在是司空见惯寻常景色。

    但是对于长在深宫中的人来说,自是踏春好时节。

    小孩子更是不例外,在屋子里憋闷一冬天,向往野外的心蠢蠢欲动。

    再加上仇士良特别“关照”太子,挑机灵会看事的小宦官服侍太子。

    叮嘱小宦官一定要照顾好太子,首要的让他玩好,让他高兴。

    太子李永居住在少阳院,位于两道宫墙之间。少阳院有两道门,隔离开接待办公场所和寝居休息场所。

    前院是三进院落,正殿后面的一排房舍,东边的两间是太子李永学习研习处所。

    太傅庾敬休给李永讲为君之道,“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太傅讲得苦口婆心,李永听到后来,只是看到太傅嘴巴一张一合。

    至于说什么,他然没往耳朵里去。真是喋喋不休,李永如坐针毡,又不能东倒西歪,左摇右晃。

    太傅是位严厉的人,眼里容不得沙子。看到他礼仪有失,会惩戒打他手板。

    一早晨刘明就和他请示“殿下,邢宰送了件宝贝,殿下下了学再看不迟。”

    刘明一句话勾搭的李永半天时间心里跟长了草似得。

    “什么宝贝呢,到底是···”他眼睛注视太傅,不自觉地念叨出声。

    李永人在曹营心在汉。庾敬休暗自摇头,枉费天子一番拳拳望子成才的心。

    太傅摆摆手,罢了罢了,师生别在这两看两生厌,该干啥干啥去吧。

    太傅试了两试都没起来,被李永给气的。想他满腹经纶,却在对牛弹琴。

    李永上前,把太傅搀扶起来。“学生告退。”李永倒退两步,一转身动如脱兔地跑掉。

    庾敬休看着刚才还恹恹的太子,活蹦乱跳地窜出去,无奈地摇摇头。

    太子本性善良,只是年少贪玩。假以时日吧。庾敬休是哭笑不得。

    让李永掂心半日的,原来是一只鹰鹞。

    李永伸展手臂,鹰鹞雄赳赳气昂昂屹立在他的肩头。李永对这个宝贝爱不释手。

    第二天一早太子向太傅告假,太傅总不能派人绑他来听课,随他去吧。太子邀朋呼友,带着几十号人马到骊山狩猎。

    太子只顾开心戏耍,殊不知自己的一言一行早被有心人看在眼里。